指环王|《指环王》重映被评“又臭又长”,是电影的失败还是审美的差异?( 二 )



然而最近这次重映不利 , 很可能又是因为它不够奇幻 。 君不见隔壁《阿凡达》 , 潘多拉星球美轮美奂 , 从环境到生物都和地球没有半点相似 。 3D特效让人身临其境 , 虽然故事略显老套 , 但绝对能让观众得到巨大的视听满足 。

《阿凡达》
相比之下 , 故事发生在地球且主角长时间都在赶路的《指环王》就很考验观众耐心了 。 但对我来说 , 《指环王》才是经得起反复重看的电影和小说 , 因为我总能在生活的各个阶段感觉到和它的联系 。
托尔金也曾说自己偏爱历史而非寓言 。 因为历史可以引发不同读者的自由联想 , 寓言则由作者刻意掌控 , 在被猜到唯一的答案后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如此说来 , 《指环王》无疑更像历史 , 每个人能看到什么全在他自己 。

以《指环王》的核心人物——索隆和魔戒为例 。 有人批评反派索隆过于老套 。 《复联》里的灭霸起码有维持宇宙生态平衡的理想 , 索隆没有 , 他就是想统治世界 , 奴役所有人 。 我却认为对索隆的虚化处理恰恰是作者和导演的高明之处 。

象征索隆的一抹红
原著中 , 索隆原来也是主神维拉的助手 , 他知识广博、渴望创造 , 但在体会过支配他人的快感后走向堕落 。 他锻造了能够勾起他人权力和贪欲的魔戒 , 让他们走上歧路 。 但他自己在锻造魔戒之前 , 不是也被先已存在的“戒指”——错误的欲望 , 给引诱了吗? 所以问题不在索隆是谁 , 而在人人可能成为索隆 。这让我联想到二战里德日两国的普通民众直至政府高层 , 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在作恶 , 结果却犯下滔天罪行 。 用“反人类”、“恶魔”之类的词语与之划清界限当然是简单的做法 , 但更谨慎的做法 , 无疑是检查自身与之有无相似 。 也有人将魔戒解读为核能、机械化 , 只要言之成理 , 也都是读者的自由 。

魔戒
或许也可以从另一个方向倒推魔戒和索隆的含义 。 《指环王》中的霍比特人 , 热爱自然、天性好客、与世无争 。 除了一些渴望冒险的小心思 , 最大的追求只是维持一种不奴役人也不受人奴役的生活 。

他们生活的地方
后来魔王崛起 , 浩劫来临 , 他们不为建功立业 , 而是为了保卫这种生活才奋起反抗 。 联想到当今世界 , 目力所及好像不存在索隆这种大魔头 , 但很多人的生活却和霍比特人一样岌岌可危 。 那么威胁人们生活的到底是什么?

电影的最后 , 九死一生、成为当世英雄的四个霍比特人 , 面对长辈 “这几个混小子从哪里野回来了” 的嫌弃 , 只是笑而不语 , 然后在熟悉的酒馆里碰杯 , 相视一笑 ,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回归日常 , 就是最好的结局 , 而过去的壮阔经历则永远化为了宝贵回忆 。 这样的场面让人动容 , 同时也传达出一个贯穿全书的思想:既然出于善良目的动用强力 , 也有演变成恶的可能 , 那么抵抗邪恶的力量也不来自某个强者 , 而在每个弱小个体对良善的坚持 。

此外 , 《指环王》中还有太多值得探究的内容:忠诚和友谊、绝望与希望、死亡的无可避免……在托尔金的整个神话体系里 , 精灵虽然永生 , 却会和地球一起衰老 , 即使因为意外死亡 , 灵魂不会消亡 。

精灵王子莱戈拉斯
人类的“死亡”却被视作创世神伊露维塔赋予的礼物 , 无人知晓他们死后的去向 。 如果一部作品始终在谈论人如何存在、如何死亡 , 我们没理由不将它视作严肃艺术 。 如果这些问题永不过时 , 它就永远具有当代意义 。

最后 , 关于对电影“情节拖沓、节奏缓慢”的批评 , 我想告诉曾经打瞌睡的自己:也许不是电影的节奏有问题 , 而是我们变得急功近利 。 值得做的事都需要花费时间 , 电影用那这么多镜头讲述护戒小队翻山越岭、弗罗多和山姆攀登末日火山 , 正好还原了做一件难事的心理时间 。
在云彩和星空下 , 在寒风低吟的雪原和喷火的裂隙之上 , 在那连接西方世界的无垠海洋中 , 必定存在着某种坚定而宏大的东西 , 它像磐石一样存在那里 。
像《指环王》三部曲一样 , 不会说教 , 却是榜样 。

【指环王|《指环王》重映被评“又臭又长”,是电影的失败还是审美的差异?】好了 , 今天的电影分享到这儿 , 欢迎K星球 , 遇见更多好看的电影 , 邂逅和你志趣相投的那个ta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