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艺术品真迹和原作?

|如何认定艺术品真迹和原作?


对艺术品真迹和原作的认定 , 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 通常来讲 , 只有购买原创真迹 , 才具备收藏投资价值 。 衍生复制品、临仿品作为文化消费品出售本无非议 , 但不能将概念弄混淆 。 在艺术行业高度商业化的当下 , 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冒牌“原创艺术”品 。 并非只有不法分子伪造的名家作品 , 在利益驱动下 , 甚至还有艺术家和经纪人联手以各种形式的批量复制品和代工产品充当“原作”欺骗买家 。
常被混淆的原作概念
一般说来 , 由艺术家本人首次创作出来的作品 , 既是真迹又是原作 。 正常情况下绘画和独版雕塑只能有一件原作 , 而版画和需要翻模成型的雕塑允许有多件原作 。 不过 , 事情总有例外 , 当个别画家发现自己某件作品特别好卖时 , 在利益诱惑下也会复制多件“原作”进行出售 , 甚至有人让客户从画册中选定作品后再按图“创作” 。 很显然 , 无论是由本人亲手重制 , 还是雇枪手代劳 , 此类的作品都不是真正的原创作品 。 可是 , 没有哪个艺术家或经纪人在出售这些作品时 , 会告诉买家是复制品 , 他们只会说原创真迹 。 这种情况 , 有时很难说是欺骗 , 与消费者对原作和真迹的错误认知不无关系 。
若只是少量复件还好 , 市场中还有另一种情况 , 即把原画拿去制版 , 然后以丝网、微喷等技术手段批量印刷出来 , 再让画家本人签上名 , 以“版画”原作的名义销售 。 这明显与真正的创作版画完全是两回事 , 最多只能算限量复制品 。 但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 , 偏偏会有商家拿去当“收藏品”欺骗客户 , 个别名家的复制品被炒上天价 , 甚至还有一些机构将过世名人的作品复制出来当“收藏品”出售 。
我们必须明白的是 , 即便某些较珍贵的限量复制品也具备收藏价值 , 但与原创作品收藏相比根本就不属于一个层次 。 在一些西方国家 , 为了避免此种混淆 , 明确规定复制品尺寸必须比原作小 , 目前国内没有相关行业规范 。 因此 , 在缺乏有效监控的混乱市场环境中 , 厘清什么是艺术原作、什么是真迹 , 它们与复制品、代工产品、临仿品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以及如何界定艺术品原创性高低 , 对收藏投资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
由助手完成的作品
其实 , 不只有复制品与原作相混淆的事实 。 在当代艺术(注:本文中“当代艺术”是指狭义当代 , 即移植西方现当代艺术模式 , 打着“先锋”、“前卫”等旗号的一类艺术 , 且许多还是以非绘画形式呈现的 , 而非所有当下艺术)领域 , 稍有那么点实力的艺术家大多并不愿事事亲为 , 而是将创作任务交给助手 , 一些作品则靠发外加工、向专业工厂订制完成 。 这种情况下 , 艺术家只提供创作思路和方案 , 扮演着类似导演、策划人、建筑师一样的角色 。 当然 , 这不只是中国艺术界才有的现象 。 像村上隆、杰夫·昆斯这种国外名家 , 许多作品完成之前本人根本就没有触碰过 。 虽然艺术家不用亲手创作的情况早是公开事实 , 却从没有人对其提出过质疑 。 大概是因为此类艺术理念和创意高于作品本身 , 只要艺术家提供个性化独创方案 , 是谁去实际完成并不重要 。 艺术史上最经典的例子是杜尚那个小便池 , 完全拿他人生产的产品充当自己作品 。 而且当年的小便池早已遗失 , 现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都是重新“复制”得来 , 仍然被视为“原作” , 这就是因为此件作品价值在于创意理念 , 而非实物本身 。
如果说大型雕塑或装置作品 , 单靠艺术家本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 必须借助手和工人之力 。 那么 , 绘画作品就应该由艺术家本人完成才对吧!安迪·沃霍尔的例子早告诉我们不必要 。 当然 , 沃霍尔创作的是版画 , 本人印制和由助手完成并无本质区别 。 而国内一些当代艺术红人 , 只需将自己过去作品的图像符号在电脑里重新拼凑起来 , 再交给助手去绘制就行 。 况且 , 这根本不是偷偷摸摸的代笔行为 , 早就毫不避讳地让国外学者写进当代艺术史 。 不过 , 这种情况只在个别人那里好用 , 如果是换其他名气没那么大的艺术家 , 即使是比较“新潮”的抽象或表现主义风格绘画 , 在雇佣枪手时也会做好严格的保密工作 , 否则要冒身败名裂的风险 。 当然 , 这种符号重组的生产方式 , 更接近与商业化订制 , 艺术家其实在扮演企业老板的角色 , 作品当然不会有多高的文化内涵 , 只是迎合特定时期市场需求的产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