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被严重高估了( 四 )


目前,蔚来已经率先应用了BaaS模式的电池银行,在换电层面进行了长足的投入,上汽集团也宣布将在年内推出车电分离的电池银行,统一规格的电池包将逐步覆盖旗下所有车型,“宁德时代+主机厂+回收公司”的业务模式初具雏形 。
不过在多数行业观点看来,车电分离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事情 。换电模式需要企业对电池健康程度进行实时监测,且电池的折旧成本会通过换电模式让渡给换电运营企业 。
【宁德时代|“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被严重高估了】而在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方兴未艾的当下,车电分离的商业模式并未完全跑通 。
不过,在虎嗅与宁德时代接触时,相关人士给出了一个设想 。
在该宁德时代内部人士的设想中,未来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业务逻辑可能是:每个用户首次购车时都会拥有一块对应容量的“虚拟电池”,虚拟电池和实体电池脱钩,用户在换车时可以免去重复购电的成本,通过选用标准模块下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以更低价格体验到更丰富的出行体验,在换车过程中,虚拟电池权被继承 。
在使用周期内,得益于电池一致性和完善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支撑,用户无需担心电池的衰减和质量问题,无论电池崭新与否,确保用户享受的实际电量和享受的电池资产保持一致,而电池硬件在换电的过程中被不断检测,一旦预测到问题或者临近维护周期,会进入梯次利用或回收利用体系,真正实现纯电动出行的无忧化 。
但宁德时代仍需解答电池回收的问题 。这关乎宁德时代车电分离能否挣钱,也关乎企业的社会责任 。
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宁德时代旗下邦普、华友循环等企业已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开始布局,但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方式仍是拆解回收 。
在梯度利用方面,有消息称,受到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宁德时代仅仅在做技术储备,等到电池利用方式实现突破后,梯度利用才会得到真正大规模实现 。
而当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真正跑通后,我们会发现,宁德时代的另一个蕴藏潜力的业务—化学储能 。
发挥你的想象力
从远期来看,宁德时代涉足储能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
而储能业务,也踩中了另一个风口—碳中和 。能源产业的换代周期让储能行业成为最佳投资区域 。
在储能领域,宁德时代值得被高估的一部分原因是:高技术投入带来的电池一致性的大幅度提升,技术持续增长带来充足的想象空间,以及充沛的现金流可以支持宁德在储能行业不断地开拓业务探索 。
另一方面,很多投资者认为,作为主营业务,电池短时间内见不到重大技术突破,包括在虎嗅与宁德时代内部技术人员交流的时候,宁德时代也表示,全固态电池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现有的技术又临近天花板 。
想看全宁德时代的想象空间,就要从能源变革的角度来观察其作为储能公司的长期价值 。
据兴业证券预计,截至2021年底,化学储能领域的电池PACK市场规模将达204亿元,而到2030年,电池PACK的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元.而据兴业证券测算,截至2025年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国内市占率将达40%,并提供约55亿元的利润.按60倍市盈率的估值测算,届时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将为其带来超过3000亿元的市值.
宁德时代|“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被严重高估了
文章图片
兴业证券对化学储能市场的预测
目前,储能市场的主体是机械储能,这是因为像机械储能的主体,例如水利储能,可以在规模和存储稳定性上碾压电化学储能,这也是电化学储能在过去只占少量市场份额的原因 。
同样问题是,目前电化学储能主要以锂电池为主,原材料成本偏高 。随着宁德时代带来钠离子为基础的储能单元,得以从原材料上降低成本,同时实现储能市场的梯度选择 。
7月23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指出,将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的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 。此外,该意见还表示将开展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示范 。
这对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而言,是利好消息 。
与传统储能方式相比,电化学储能的优势在于应用灵活,随着国内碳达峰及碳中和进程的加剧,储能成为能源变革和电力转型的关键一环,要让每个电单元都“清洁”,就没有比电化学储能更适合的储能方式,这为宁德时代提供了深入能源全周期可循环发展的机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