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玻璃大王:她从厂妹变成中国女首富,创业时也曾想过自杀

创业可能是大部分职业中困难程度最高的一条路 , 在中国这片创业沃土中 , 也不乏因为创业失败而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创业者 。 例如 , 曾是80后创业模范之一的茅侃侃 , 又如最近爆出的前腾讯员工因为创业压力大而自杀的甘来 。 在这些极端例子的背后无疑凸显了创业的艰辛和不易 。 不过 , 创业就像爬山 , 当创业者爬过一道关键的山峰后迎接他的就是曙光 。 周群飞就是这样的人 , 在她创业最困难时也想过自杀 , 不过最终她选择了客观面对困难 , 而在解决困难的路上也把她历练成了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 如今她已是身家100亿美元的女富豪 , 而在这巨额身家的背后则是她更为传奇的创业经历 。
中国手机玻璃大王:她从厂妹变成中国女首富,创业时也曾想过自杀
文章图片
1970年 , 周群飞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壶天镇一个小山村 。 幼年的她几乎是与贫穷作伴 , 而比贫穷更不幸的是她的母亲早逝 , 父亲也因伤失明 。 不过 , 否极泰来 。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 , 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 全国上下掀起一股下海大潮 , 整个商界活跃起来 , 特别是沿海地带 。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 周群飞也选择辍学跟着父辈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下广东谋生 。
初到广东的周群飞先是跟着表舅在工地待过一段时间 , 后来她又辗转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心地带深圳 。 初到深圳的她进了一家手表玻璃加工厂打工 , 这家工厂挨着深圳大学不远 , 因此周群飞过上了白天打工 , 晚上上夜校的生活 , 因为她自知自己的学历不高 , 文化技能也几乎没有 。 在学习上 , 周群飞拿出了除了生活费的几乎所有工资 , 她先学了会计 , 后来又学了电脑基础知识 , 最后还学会了开大货车 。 所谓技多不压身 , 在周群飞拼命的学习时 , 她也凭借这些优于普通厂工的知识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机遇 。
1990年 , 一个发展机会出现在20岁的周群飞面前 。 当时 , 她打工的手表玻璃加工厂搞扩建 , 但厂房建到一半停工了 , 老板准备撤资 。 面对这样的问题 , 普通人几乎都不会过脑子想一下这会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 不过周群飞不一样 , 她找到老板表示希望让她来试一试这个项目 , 而她给老板的理由也很简单“成了 , 工资随你定;败了 , 我给你打一辈子工 。 ”面对如此有干劲的员工 , 这个老板也同意了 , 毕竟如果撤资 , 前面的投资会全部打水漂 , 要是这个员工做出来了那就赚钱了 。 可以说 , 做出这个决定双方都在冒险 , 但那个时代也不缺乏冒险者 , 因为爱拼才会赢 。
工厂建成投产后 , 主要是为手表玻璃印字和图案 。 周群飞将平时自学掌握的丝网印刷技术 , 创造性地应用到工作中 , 印出来的产品效果非常好 。 很快 , 这个工厂在周群飞手上做起来了 , 成为公司效益最好的厂 。 不过好运并未一直伴随着她 , 那时办起来的工厂大多都是家族企业 , 周群飞待的这个工厂也不例外 。 当工厂效益好起来后 , 老板把他很多亲戚都拉进了工厂里参与管理 。 于是在这个手表工厂里 , 作为管理人员之一的周群飞变成了外人一个 , 而外人一般都会遭到排挤 , 周群飞也一样 。 无奈之下 , 她愤然离开了这个作为她人生新起点的工厂 。
中国手机玻璃大王:她从厂妹变成中国女首富,创业时也曾想过自杀
文章图片
离开手表工厂后 , 周群飞也在思考着她下一步该怎么走 , 思来想去 , 她发现自己身上除了金钱外还有另一笔外人夺不走的财富 , 那就是技术 。 而让技术变现的方法就是创业 , 自己办厂做生意 。 说干就干 , 1993年3月 , 周群飞拉来了一众亲朋好友 , 靠着之前打工攒下来的2万元 , 在一个三室一厅的民房里办起了自己的小作坊 。 而她做的生意还是手表玻璃印刷 , 因为她掌握了手表玻璃印刷的关键技术“丝网印刷技术” 。
因为技术过硬 , 周群飞很快拿到了诸多订单 , 并且她也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 生意一天一天好起来 , 公司发展到几十名员工 。 “虽然辛苦 , 但利润可观:印刷一片玻璃 , 可得1.5元代工费 , 一个人一天可印7000片 。 ”此时的周群飞 , 初尝创业成功的甜蜜 。 但甜蜜的滋味并未长久 , 因为她即将迎来一场单凭一个企业家甚至一个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金融风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