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对当时称为平江府的苏州也很重要,是这座城历史的一个关键节点。南宋范成大纂修成书于绍熙三年(1192)的《吴郡志》,在“胥门”条下写道:“此门出太湖道也,今水陆二门皆塞。而新姑苏台馆,乃据其上。”他知道如果细说五十年前发生的姑苏台馆新建之事,那就是政治不正确,因为必然会说到当时的知府王唤。说到王唤这个人,就必然会牵涉到本朝现在还人人痛恨的奸相秦桧,有此难言之隐,所以语焉不详。倒是三百多年后的人无此顾虑,明人王鏊在书写《(正德)姑苏志》时,就直笔写道:“姑苏驿旧名姑苏馆,在胥门里河西城下,宋绍兴十四年,郡守王唤建。又作台于城上,以姑苏名之。台下有百花洲,洲东有射圃。”另外又做补充说明:“宋绍兴中,作驿馆其上,亦号姑苏台,今废。”
文章插图
说起王唤这个人,其实是大有来头,《(正德)姑苏志》继续写道:“王唤,字显道,华阳人。太师岐国公珪之孙也,为秦桧妻之兄(或云妻弟)。”一言以蔽之,他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妻兄。不止于此,他还把自己的私生子,送给同他妹妹结婚后一直无子的秦桧当养子,秦桧非常喜欢这个养子,给他取名为秦熺。《宋史·秦桧传》对此记载道:“熺本王唤孽子,桧妻唤妹,无子,唤妻贵而妒,桧在金国,出熺为桧后。桧还,其家以熺见,桧喜甚。”
王唤系名门之后,他的祖父王珪曾是宋神宗时的宰相,他的父亲王仲山也出任过抚州(今江西抚州)知州,而他自己也是一个才干十分突出的人。自从有了秦桧做靠山后,更是如虎添翼官运亨通,先是以两浙路转运副使升任临安知州,不久之后又升任工部侍郎。在绍兴十四年,又被外放到南宋重镇、位于抗金防线上的平江府担任知府。
元人陆元仁在《吴中旧事》中说王唤,虽然“绍兴初知府事,峻于聚敛,酷于用刑”,是个横征聚敛而善用酷刑的霸道州官,但在做事情方面,还是“然其规为,亦有可取者”。他上任之后,就用雷厉风行的手段,先是在胥门城内的河边上,建起了美轮美奂的姑苏馆,和他同一朝代的范成大,在《吴郡志》中对此大加好评:“体势宏丽,为浙西客馆之最。中分为二,曰:南馆、北馆。”再是在为了防洪缘故堙塞许久不通行人和舟船的胥门水陆城门上,筑起了高大巍峨的姑苏台,范成大继续大加称赞:制度尤瑰特,为吴中伟观。”后来又为了有利观瞻,大手笔在姑苏台下的胥门和盘门之间,建起了花园式的百花洲,并在洲上分别筑有“颁春”亭和“宣诏”亭。接着还在百花洲的东面,附带修了一处供人射箭娱乐的射圃场地。最令范成大认可之举,是王唤为此专门请来了京城头牌书法名家钱塘人吴说,请他用连绵大草的游丝书体,为这些馆台亭圃书写额题,更是锦上添花增色不少。要知道,对自己的书法一向自视甚高的宋高宗,也曾经面对着吴说有过自愧不如的表示“终不逮卿所书”。
经王唤主持重建的著名建筑,还有平江府儒学,即今天的苏州文庙府学;再有江南道院天庆观,也就是今天的玄妙观;另有现已荡然无存、原址在子城(今苏州公园一带)西门之上的观风楼。
根据南宋龚明之著的《中吴纪闻》记载:“西楼,在郡治子城西门之上。唐旧名西楼,后更为观风楼,今复旧。绍兴十五年,郡守王唤重建。楼初落成,郡人竞献诗,以进士耿元鼎所赋为最。”说的是王唤为了庆贺在子城西门之上的观风楼重建成功,邀请了苏州读书人为此献诗歌颂。其中有一个耿元鼎,又名耿镃的人,以《苏州王太守新建郡城西楼》一诗,在当时所有的献诗中独占鳌头:“西楼一曲旧笙歌,千古当楼面翠峨。花发花残香径雨,月生月落洞庭波。地雄鼓角秋声壮,天迥阑干夕照多。四百年来逢妙手,要看风物似元和。”
苏州是王唤这个当过工部侍郎的人,发挥他过人建筑才华的实践之地。在姑苏馆、姑苏台、百花洲的建设期间,为了清理建炎四年(1130)金兵入侵吴城时留下的建筑废墟,他除了要求所有进城的船只,在出城的时候必须将船舱里装满的废砖碎瓦,倾倒在胥门城外河边的低洼地,还要求从中拣出可以用于烧石灰的破碎青石,然后堆在一起挖坑煅烧,用煅烧成的熟石灰,来粉刷宫殿的墙壁。这样既加快了建筑进度,又节省了建筑开支,可谓是一举两得。这同北宋真宗朝的大臣丁渭,修复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皇宫时,所用的挖沟之举,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苏州城的这些建筑实践,还催生了他在平江府重刊《营造法式》之举,从而使这本史称“绍兴本”、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巅峰的典籍,得以有序传承至今。
推荐阅读
- 诗仙李白仙逝的三种说法,哪种最接近真相?哪种最浪漫?
- 农村出殡时,家中长子手持瓦盆摔碎,摔瓦盆有什么说法和来历
- ?古代发生瘟疫,民间说法:“始于大雪,衰于惊蛰”,有没有道理
- “生不睡柳,死不睡杨”,这俗语什么意思,杨柳树有什么说法
- 正定古城“三山不见”,“九桥不流”的说法从哪来的
-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 母夜叉孙二娘: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 今日小寒,北方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有道理吗?
- 秦朝|秦始皇“千古一帝”说法提出者:朱元璋比秦始皇强上一万倍
-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一块石碑:武则天的无字碑,民间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