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挖出国宝不识货,当废金属熔掉,剩一件被专家发现,奖励30元

农民挖出国宝不识货,当废金属熔掉,剩一件被专家发现,奖励30元 | 文 三只眼青衫文斋
农民挖出国宝不识货,当废金属熔掉,剩一件被专家发现,奖励30元
文章插图
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的山西省周原遗址,是周人集居地和周文化的发祥地,在此出土了大量周朝卜骨、卜甲和珍贵的国宝级青铜器,素有“中国青铜之乡”的美誉,为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带来多少惊喜,给世人增添了无数关于2800多年前那段历史的遐想。建国以来,许多关于国宝现世的故事,从周原传出,这块土地以其美丽而神秘的色彩,吸引大家去探索、发现。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件惊世国宝被发现的过程,曲折又传奇。
农民挖出国宝不识货,当废金属熔掉,剩一件被专家发现,奖励30元
文章插图
东渠村西北方向的北原上,有一个村庄叫神水坡村,与著名的北吕遗址相连,原高坡陡,视野开阔。1956年春耕时期,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土地上忙碌,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神水坡村一个李姓青年农民,在挖土时,挖出许多陶器和奇形怪状的废金属器物。那时,文物知识没有普及,关于文物政策的宣传也还不到位,这位李姓农民根本不识货,反倒觉得在自家地里挖出坟墓中才有的东西,是一件十分晦气的事,心中一别扭,便举起锄头,将这些陶器敲了个粉碎。
农民挖出国宝不识货,当废金属熔掉,剩一件被专家发现,奖励30元
文章插图
剩下的废金属器物怎么也敲不烂,李姓农民一想,干脆拿去镇上的废品收购站卖掉,也能换几个钱。收购站离村子较远,这些形状各异的废金属器物不方便搬运。恰好村里有一个铜匠,常年都在熔化废金属,所以,李姓农民便找到他,求他帮忙把这些废金属器物熔掉,才方便拿去废品收购站出售。铜匠也是一个热心人,况且大家住在一个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帮个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一堆有可能是国宝级的文物,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熔掉成几大坨真正的废金属了。
农民挖出国宝不识货,当废金属熔掉,剩一件被专家发现,奖励30元
文章插图
这批器物中有一件三条腿的小“香炉”,李姓农民想起,他父亲的烟灰罐前不久摔在地上打碎了,不如留下一件小“香炉”给父亲装烟灰。幸亏这个临时起意的想法,才使这批“无辜受害”的珍稀古董中,剩一件幸免于难的国宝。从此以后,这只三条腿的小“香炉”就放在李姓农民家中的炕头上,成为他父亲抽旱烟时的必备之物。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周原地区开始传出出土大量国宝级青铜器的消息,但李姓农民的全家人,谁也没想到自家就有一件国宝。
农民挖出国宝不识货,当废金属熔掉,剩一件被专家发现,奖励30元
文章插图
可巧的是,当时附近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的一位教师,与李姓农民的舅舅交往甚密,这位乡村教师是一个文物专家。后来,乡村教师调到县里文化馆负责文物考察研究工作后,与李姓农民的舅舅仍然来往频繁。一天,李姓农民的舅舅去县城看望老朋友,适逢县里举办文物展览和文物政策宣传会。舅舅看到那些展品,顿时笑得气都喘不过来,说:这些破铜烂铁也能价值连城的话,那我外甥家就该发大财了。
农民挖出国宝不识货,当废金属熔掉,剩一件被专家发现,奖励30元
文章插图
俗话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位专家觉得这句话里信息量大,急忙打听个究竟。舅舅便给专家讲了当年外甥发现那些陶罐和废金属器物的过程,并承诺:如果那是国宝的话,我就叫外甥送给你,捐给国家。当时,舅舅当即在朋友面前“豪言壮语”一番,并没有真正认为那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东西。过了几天,这只三条腿的小“香炉”果真就被李姓农民的舅舅带到了县文化馆。专家朋友接过去仔细一看,这真是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