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88年,辛弃疾已经48岁了,他的一生的挚友陈亮写信给朱熹和辛弃疾,相约今年冬天在辛弃疾稼轩庄园外的瓢泉一聚。可1188年的冬天却是寒冷异常,吓得朱熹临时有事请了假,而辛弃疾也是重病在床。雪后初霁的夕阳,将余晖落洒在铅山的皑皑白雪上,辛弃疾强撑起身子凭栏而立,眺望远方。远远地,只见陈亮骑着红色骏马出现在驿道上,冬日之约,他陈同甫没有失信!!!
【多次的重用后的罢免,使得辛弃疾不能完成他的梦】
文章插图
辛弃疾大喜过望,当即下楼相迎,病痛仿佛都已消失不见。两人久别重逢,在村前的白雪夕阳中相视大笑,仿佛又回到了少年锦时,那个快意恩仇,为国除恶,爱憎分明的辛弃疾,那个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陈同甫。
两个老少年共饮泉酒,共赏冬雪,共讨国事。他们为南宋的软弱无能而痛惜,又为自身满腔的热血情怀无处安放而忧愁。辛弃疾不像其他的大部分文人那样声声哀叹,手无缚鸡之力,他高大魁梧,身材挺拔,背部肌肉尤为发达,这些都是从小在北方的抗金战斗里实打实摸爬滚打出来的,他不像一位词人,更像是一位武将。
文章插图
1203年,曾经一心想要北伐韩侂胄突然心血来潮,开始重用那些曾经支持北伐战争的人员,此时的辛弃疾因为再度被重用,精神大振,面见宋宁宗,慷慨激昂陈述了北伐计划,并亲自到镇江前线积极备战。
不出所料,不久,在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再次被罢官。朝廷容不下他的热血与豪情,北上抗金更像是一场间歇性的官方作秀。辛弃疾终于看穿了这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当权者的真实用意。他接连推辞了后面的起用任职,这个曾经的大性情汉子,老了、累了、也彻底失望了。1207年秋,朝廷准备再次任命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让他到杭州报道时,隐居上饶的辛弃疾早已是重病染身,无法起床。同年十月三日,辛弃疾带着一生的忧愤之心和爱国壮志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仍激动大喊:杀敌,杀敌!!!
文章插图
也许每个男人心目中都住着一个少年,不管这个男人已经多大年纪,经历过辉煌还是低谷。他曾经的梦像朵花一般,无论世事无常,沧桑变化,亦一路上风吹雨打,都会永远记得那个曾经轻狂热血稚气的自己。
曾在上饶重病卧床的辛稼轩,在鹅毛大雪中等来了信守承诺的好朋友陈同甫,不顾身体抱恙,高兴的下楼帮陈同甫系马挽绳。化雪煮茶,山泉酿酒,对饮长歌,一曲豪肠。这就是辛弃疾此时的快乐,大半辈子的愤懑与忧心在这一刻得到释放,中年的相遇,人在年少时不知愁滋味,为了写新词无病呻吟强说自己的忧愁。如今尝遍了忧愁的滋味,再想说愁,却无法开口,千言万语都汇成了那句无奈的“天凉好个秋!”我曾猜想,隐居铅山的辛弃疾在中年写下这首“少年不知愁滋味”时,是何等的境遇和心情,才会写出让后人对他的忧愁感同身受。
文章插图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年少的成名,却让他把最好的岁月,蹉跎在了南宋的软弱与享乐中,仿佛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戛然而止。“靖康的耻辱”“岳飞的莫须有”,这一切仍是历历在目,刺激着辛稼轩的一颗赤子之心。他和几百年后的阳明先生一样,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哪怕在湖南做一名管理民政治安的地方官,也要自发组织北伐军队,时刻等待着国家的一声召唤。但是朝廷的猜忌,“归正人”的身份,把一个志在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将军变成了与苏轼、李清照并列的大词人。不知道这是大家的幸运还是辛弃疾的不幸。
推荐阅读
- 封神榜三位圣人的实力那个最强,为什么元始天尊成为最后的赢家?
- 李白为什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方寸斗野,隐藏在玲珑精致后的人文和历史
- 五代十国最后的赢家:美食因他而为流传古今,拳法因他而盛名中外!
- 被冰心写文章讽刺后的林徽因,送了样东西让冰心吃,不愧是才女
- 他是梁山上的好汉,却对宋江心怀怨恨,最后得以善终还被皇帝重用!
- 经典且回忆歌曲《最佳损友》+《漂洋过海来看你》创作背后的故事
- 军博热展 文博迷细品抗美援朝主题展背后的故事
- 设计师重用外卖保温袋寒冬为爱犬制作科幻保暖衣
- 托卡尔丘克《糜骨之壤》:动物复仇案背后的人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