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始于隋唐 , 在宋朝被发扬光大 , 到了明朝 , 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 。终明朝276年 , 一共诞生过90位状元 , 很多状元都在历史上留下独特的故事 。例如 , 洪武十七年新科状元名叫丁显 , 本来自考中二甲 , 但在宣布殿试结果的前一刻 , 朱元璋睡了一个午觉 , 梦到殿前有一颗巨大的钉子 , 醒来后看到丁显的名字 , 便定丁显为状元 。
再例如 , 明朝中期有一位著名内阁首辅 , 名叫彭时 , 此人是明英宗正统十三年状元 。在殿试成绩公布后 , 彭时太兴奋 , 一夜没睡 。到了第二天黎明时 , 他突然撑不住 , 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 误了入宫谢恩的时辰 。结果 , 明英宗在大殿上等不到彭时来谢恩 , 只好派锦衣卫去客栈把彭时抓来 。不过明英宗当时也算心慈 , 并没有降罪于彭时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新科状元 , 丁显和彭时都是幸运的 。而本文要说的这位新科状元 , 是明朝比较悲剧的状元 , 他叫陈? 。洪武三十年 , 福建闽县人陈?高中状元 , “状元及第”四字牌匾刚送到家 , 朱元璋就要了他的命 。
明朝洪武三十年 , 朱元璋已经70岁 , 虽然动作迟缓 , 但朱元璋对当年的科举会试还是比较重视的 , 派年老持重的老臣刘三吾(下图)亲自主持 。因为当年是丁丑年 , 因此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又称“丁丑科” 。
主考官刘三吾已经85岁 , 他兢兢业业 , 带领十多位同僚忙得不亦乐乎 , 从出题、到考试、阅卷都非常顺利 。最终 , 选取了51人为贡士 , 在殿试结束后 , 考官们一致推举陈?(福建闽县人)、尹昌隆(江西吉安人)和刘谔(浙江会稽人)为鼎甲 , 分别位列状元、榜眼、探花 。朱元璋看到名单后 , 非常满意 , 当天便派人张榜唱名 。
51人的进士榜单公布后 , 几家欢乐几家愁 , 新科状元陈?欣喜若狂 , 他当年36岁 , 寒窗苦读20多年 , 一朝高中 , 风光无限 。于是 , 急忙派人将朝廷御赐的“状元及第”牌匾送回老家福建 , 给家中的父母妻儿报喜 。然而 , 让陈?没想到的是 , 十多天后 , “状元及第”牌匾刚送到老家福建 , 陈?的小命就没了 。
巧合的是 , 51位进士中 , 有49位都是南方人 , 北方人仅仅占2个名额 。更巧合的是 , 主考官刘三吾是湖南茶陵人 , 也属南方 。北方的落第举人们认为这是南方考官包庇老乡 , 遂围攻贡院 , 并联名上书给朱元璋 , 举报主考官故意打压北方学子 , 一时间 , 山雨欲来 , 整个南京城被这一场“学闹”弄得沸沸扬扬 , 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 。
朱元璋事先没注意考生们的籍贯 , 等他发现进士名单中南方考生的比例如此之大 , 也十分惊讶 , 立即派老状元(洪武二十七年状元)张信成立一个11人的调查组进行严查 。张信等人忙得昏天暗地 , 把会试和殿试的试卷重新审查一遍 , 最终告诉朱元璋:
“北方学子文理不佳 , 甚至有犯禁忌之语 , 主考官并无作弊之实 。”
也就是说 , 的确是南方的考生考得好 , 北方考生普遍较差 。其实 , 当时的科举考试 , 试卷都要通过糊名、誊抄 , 阅卷者根本不可能看到考生的籍贯的 。再说 , 刘三吾都85岁了 , 他是湖南人 , 而51名进士中也没几个湖南籍 , 说刘三吾作弊 , 根本站不住脚 。
【明朝|明朝悲剧状元陈?:“状元及第”4字刚送到家,朱元璋就杀了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张信为了让朱元璋相信自己的调查 , 他特意抽了几个有特点的考生答卷 , 其中 , 南方考生的答卷花团锦簇 , 北方学子的试卷文理不通 。然而 , 北方考生知道此事后 , 指责张信袒护刘三吾 , 故意拿北方最差的试卷给朱元璋看 。原因很简单 , 张信祖籍浙江定海 , 他也是南方人 。
推荐阅读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独眼龙高中状元,乾隆却说独眼岂可登金榜,他答出下联成为探花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古代科举经历1300多年,六首状元仅有两位,他们谁更厉害
- 古代科举状元的书法作品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26位清朝“状元”书法精品欣赏
- 刚当了状元,科举考试就取消了,最后一位状元人生有多荒诞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