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原的那些明清会馆……( 三 )


乾隆时期 , 作为淮河流域物资集散中心的周口(时称周家口)日益繁华 。因山陕商帮势力强大 , 此前所建多座山陕会馆得到扩建 。但保留至今的 , 只有沙河北岸的山陕会馆 。
这座老会馆为仿宫殿式建筑 , 占地20余亩 , 三进院落 。殿堂宏伟 , 装饰华美 , 木雕、石雕、砖雕、琉璃彩绘和铸铁工艺巧夺天工 , 可称中原会馆建筑的精品 。清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陈游纪胜》中称赞:“关圣帝装塑威严 , 双石坊镂刻精妙 , 春秋阁飞檐建瓴 , 铁旗杆直插云霄 , 集公输之巧 , 荟冶炼之精胜迹也!”
乾隆时期 , 各地山陕会馆或新建或改扩建 , 在全省建设格局基本定型 。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后 , 山陕会馆建设接近尾声 。先是道光年间 , 商业名镇朱仙镇遭遇水灾 , 航道湮塞 , 商人损失巨大 , 无力修复会馆 。咸丰年间 , 北舞渡屡遭兵燹 , 山陕会馆未能幸免 。后来山陕商贾曾重修 , 但随着光绪末年京汉铁路通车 , 北舞渡丧失了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 , 会馆也从此黯淡下来 。
赊旗店、周家口亦如此 , 昔日的“水陆交会之乡 , 财货积堆之薮” , “连年生意冷落异常” , 商人纷纷迁往他地 。随着清末河南商业颓势尽显 , 中原各地山陕会馆风光不再 。
除山陕商人外 , 徽商也是清代实力很强的商帮 , 他们在全省建有多座会馆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 徽商在今周口庆丰街集资修建了江南会馆 , 亦名安徽会馆 。当年会馆占地约15亩 , 包括戏楼、大殿、拜殿和东西廊房等 , 门前立有一面宽12米、高6米的大照壁,上面雕刻有二龙戏珠及祥瑞花草图案 。可惜该会馆今已拆毁 。道光年间 , 徽商还在开封和商城县等地建立会馆 。
明朝|中原的那些明清会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荆紫关禹王宫 徐春燕摄
◎同业会馆各有千秋
明清时期的河南商业发展迅速 , 各州、府、县还出现了很多同业会馆 , 有些是外地客商所建 , 有些是本土商人所建 , 还有的是外地和本土商人合资共建 。
淅川荆紫关镇平浪宫是河南第一座同业会馆 , 这座建筑恢宏装饰华丽 , 透露出当年船帮强大的经济实力 。它坐落于荆紫关镇南街东侧 , 坐东朝西 , 前望丹江 , 名字取“风平浪静”之意 , 主要供奉水神杨泗爷 。
平浪宫始建于清太宗崇德三年(1638年) , 分前宫、中宫、后宫三进院落 , 建筑为硬山式 , 正脊和垂脊上有砖雕 。建筑群最外侧是钟鼓楼 , 造型别致 , 四角攒尖 , 三檐叠起 , 木质灰顶 , 顶部还立有避雷铁叉 , 嵌着“风调”“雨顺”四字 。后宫正中塑着杨泗爷神像 , 两旁分立虾兵蟹将以及青鱼、夜叉塑像 。
明清之时 , 当地船民经年累月穿行于恶浪险滩 , 每次出航前 , 都要去朝拜杨泗爷 。每年阴历六月初六 , 平浪宫还会举办大型朝拜祭祀活动 , 以乞求杨泗爷保佑“船头无浪行千里” 。
禹州城区西北隅有座十三帮会馆 , 是河南规模较大的由多省同业商人共建的商业会馆 。同治十二年(1873年) , 药行帮、药棚帮、甘草帮、党参帮、茯苓帮、江西帮、怀庆帮、祁州帮、陕西帮、四川帮、老河口帮、汉口帮、宁波帮等十三个商帮购地20亩 , 开始营建十三帮会馆 。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 耗时31年才建成 。
十三帮会馆坐北向南 , 有庙院、中配院、会议所三部分组成 , 前低后高 , 布局严谨 。兴建了九龙壁、山门、钟鼓楼、戏楼、东西廊房、拜台、拜殿、大殿和配殿等建筑 , 目前保留下来的有山门、影壁、戏楼、大殿、二殿、厢房等建筑 。依然雄伟富丽 , 有鲜明地方建筑风格 。
南阳与陕西、湖北接壤 , 山陕、湖广、安徽、江浙、四川以及省内的怀庆、沁阳以及南阳本土商人聚集于此 , 先后建立会馆近40座 , 其中有多座同业会馆 。荆紫关的同业会馆 , 除平浪宫外 , 还有药王庙、漆宝会馆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