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医李中梓对于人性的深刻论述(文白对照)( 二 )


凡若此者 , 孰非人情 , 而人情之详 , 尚多难尽 。 圣人以不失人情为戒 , 欲令学者思之慎之 , 勿为陋习所中耳 。 虽然 , 必期不失 , 未免迁就 。 但迁就既碍于病情 , 不迁就又碍于人情 , 有必不可迁就之病情 , 而复有不得不迁就之人情 , 且奈之何哉!
故曰:戞戞乎难之矣!
不失人情论(译文)
每次阅读《内经》读到《方盛衰论》篇最后说“不失人情” , 未尝不惊佩地站起 , 感慨地赞叹黄帝和岐伯对人心的了解深刻啊!不违背人之常情 , 对医生来说是很迫切的事情 , 然而却是很难啊 。 人之常情的类别大约有三:一是病人的常情 , 二是旁人的常情 , 三是医生的常情 。
所谓病人的常情 , 五脏各有偏盛 , 七情各有偏胜 。 五脏阳气偏盛的病人适宜用寒凉的方剂 , 五脏阴气偏盛的病人适宜用温热的方剂;耐受药物毒性的病人 , 使用平和的药剂便没有功效;不耐受药物毒性的病人 , 使用峻猛的药剂则会有害 。 这是各人脏气的不同 。
动与静各有好恶 , 饮食也各有好恶;性喜吉利的病人 , 对他们直言病情就会遭到责难;内心常怀忧虑的病人 , 对他们好言安慰反被说成虚伪;没有取得信任的病人 , 给他们的忠告难以奉行;多疑的病人 , 给他们深切真挚之言却会受到猜忌 。 这是各人个性好恶的不同 。
富裕的病人大多任性 , 因而常常不遵守医生的告诫;地位尊贵的病人大多妄自尊大 , 因而常常骄横放纵违背常理 。 这是各人地位、处境的不同 。
贫穷的病人 , 衣食尚且不足 , 更何况药物呢?!低贱的病人 , 整天焦虑劳苦、不得安适 , 其心境可想而知 。 这是各人调养条件的不同 。
有的病人刚刚相信了医生的良言 , 别人荒谬的说法又使他改变了主意 , 这就好似多歧亡羊 , 医生的良言终成画饼 , 没有实效 。 这是没有主见造成的危害 。
有的病人最怕发生意外 , 只求稳当 , 治疗无异于杯水车薪 , 无济于事 , 难以避免失败死亡 。 这是过于谨慎造成的危害 。
有的病人境遇不顺 , 谋求的事没有成功 , 内心牵挂 , 以致良药也难以医治 。 这是患得患失造成的危害 。
有性急的病人患上慢性病 , 不断更换医生 , 导致杂乱用药;有性情迂缓的病人患上急性病 , 延误时机 , 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 。 这是性情迟缓和急躁造成的危害 。
有的病人惧怕温补 , 人参、白术一沾到嘴边 , 心里就先予以拒斥;有的病人惧怕攻下 , 硝石、大黄一进入口中 , 便神魂飘荡 。 这是心存成见造成的危害 。
有的病人忌讳疾病而不说 , 有的则是隐情难以启齿 , 甚至故意隐瞒病情 , 用切脉来试医 。 岂不知即使古代高明的医生 , 也没有舍弃望、闻、问三诊而单凭切脉的!比如寸口脉盛 , 就可以知道是伤食 , 至于是哪一天伤的 , 伤的又是什么食物 , 怎能只凭脉象就会知道呢?这些都是病人的常情 , 不能不明察的!
所谓旁人的常情 , 有的人持着似乎有根据的理论 , 但病情未必与其理论相符;有的人发表没有根基的言论 , 然而又哪曾梦见过医理呢?!
有的人掌握着决断是非的权柄 , 与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认为它正确 , 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就认为它错误 , 然而真正的正确与真正的错误却没有人能辨别;有的人持有肤浅的见解 , 头痛就治头 , 脚痛就治脚 , 然而有谁知道哪是病的本、哪是病的标?!有的人地位尊贵 , 固执己见 , 令人难以违抗;有的人是病人密切亲近的人 , 抱有偏见 , 让人难以扭转 。
又比如推荐医生 , 常常关系到病人的生死 。 有的是因为志趣相投、私交甚厚而推荐 , 有的是因为平庸的医生偶然取效而推荐 , 有的是因为相信医生的能说会道而推荐 , 有的是因为贪图医生的报酬而推荐 。 甚至香臭不分 , 胡乱放肆地评论医生 , 赞誉起来能把盗距说成虞舜 , 毁谤起来能把凤凰说成猫头鹰 , 使得高明的医生拂袖而去 , 使危重的病人白白死亡 。 这些都是旁人的常情 , 不能不明察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