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数九话消寒|讲堂活动 | 活动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伴着悠扬的古典音乐,滨 州市茶文化协会赏心悦目的茶道表演 正式 拉开 中国·滨州文化大讲堂第一百三十九期的 帷幕。

 冬至数九话消寒|讲堂活动 | 活动
文章插图

 冬至数九话消寒|讲堂活动 | 活动
文章插图
茶艺

 冬至数九话消寒|讲堂活动 | 活动
文章插图
表演
“夏至入伏,冬至数九”。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道的270度时,北半球逐渐进入了最寒冷的日子,即“冬至”开始,称作“数九寒天”。2020年12月20日下午14:30,正值冬至来临之际,我们特意邀请到了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北京市档案学会原理事、副秘书长李松龄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冬至大如年——兼谈清宫冬至习俗与民间风俗异同》。

 冬至数九话消寒|讲堂活动 | 活动
文章插图
开场,李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冬至是如何确定的。我国古代采用圭表侧影的方式来确定节气,测得影子最长的这天便是冬至日,即古人所讲的“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代对天的信仰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皇帝、君王自视为天神之子后,天神的地位上升到了极点,因此遇事必告天,称“郊祀”。接下来,李老师结合各种图片与民间小故事,详细讲解了皇帝祭天与民间祭祖。皇帝祭天,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百姓祭祖,以祈求家和万事兴。

 冬至数九话消寒|讲堂活动 | 活动
文章插图
随后,李老师又列举了冬至各地不同的饮食习俗与民间传说,如北方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江南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潮汕、闽南地区吃汤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我国最早有“画九”之法。相传南宋爱国志士文天祥被元军押到京城,时值冬至日,他在狱中面对冬季凛冽寒风的考验,胸怀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大无畏精神,在狱中的墙壁上画了一株红梅,共有九枝,每枝九蕾,每天将一蕾改缀成花,九九八十一天画满九九八十一朵花,既计算着被囚的时日。
同时,他还做了一副对联:“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前春幽挟草巷重茵。”每句九字,每字均为九画。他每天在上下联中依次各填一画,联成而寒尽,外界也就春回大地,桃红柳绿了。红梅是文天祥节操的象征,梅花消寒图,九九消寒句,九九迎春消寒联,则表现了英雄痛惜国破家亡,期待收复故土,重整山河的心愿和志向。
冬至数九话消寒|讲堂活动 | 活动
 冬至数九话消寒|讲堂活动 | 活动
文章插图
据史籍记载,从长江南北到黄河上下,各地都有数九之说,只是同中有异,版本不一。在北方流传最广的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言两语就把节气的寒冷程度与自然景物的变化关系说清楚了,歌词琅琅上口,便于流传记忆。而在南方则会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另有说法。
李老师表示,不同地域的九九歌,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对冬去春来、季节交替和耕作、生活情景的描绘,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表明了冬至之后气候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既可以判断寒暑更迭信息、农耕的时令以及在生产、生活上如何适应的要求,又可以满足人们对民俗文化娱乐审美的精神需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