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苏轼“起于草野垢贱之余”,“初无学术,滥得时名”,“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等等,如此诋毁不是嫉妒,又是什么?人的嫉妒深了就会失控,会去抨击自己最嫉妒对方的部分,而这一部分往往是对方最拿得出手的,因此这种嫉妒往往会闹笑话。
又如,李宜之
这是一个芝麻小官,在安徽灵璧县听说苏东坡以前为一个园林写过一句劝人不必努力的词,居然也给皇帝上书,说这样会影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进取心,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大宋的人才资源。
【 乌台诗|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乌台诗案:一场人心的较量】
文章插图
为何这样一个小人物也跳出来踩一脚?或许这也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的缘由吧。鸡是地上的,凤凰是天上的,鸡踩了凤凰一脚,便会声名大噪。同样,历史不会写没有功绩的小人物,李宜之参与这“乌台诗案”的原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碰瓷抬咖”。事实证明李宜之成功了,历史记住他了。还有那位著名科学家沈括,也曾因嫉妒而伤害过苏东坡。他批评苏东坡的诗中有讥讽政府的倾向,然而他们曾经却是好朋友,他拿来抨击苏东坡的诗,正是苏东坡与他分离的时候送他的诗。或许是皇帝曾在沈括面前赞赏过苏轼,因此沈括心生嫉妒。沈括为何对昔日好友刀剑相向,或许没人知道,但我们不可否认苏东坡才华的同时也不能否认沈括的科学成就。
因为这些人,苏轼终究没逃过牢狱之灾。苏东坡到底忍受了多少,我想,最能体现他境遇的便是那位与他只有一墙之隔的官员的诗:“遥怜北户吴兴守,垢辱通宵不忍闻”。
文章插图
或许这就是跌入泥潭的人所共有的境遇,你在神坛上,大家为你歌功颂德,说你如何好如何大义;当你跌下神坛掉入泥里,之前对你歌功颂德的人会一夜之间对你转为谩骂;你的“好友”会在一夜之间与你划开界限,似乎从来不曾相识。但善良的人受难,总会有人挺身而出。
杭州的父老乡亲为他求告神明;狱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尽力照顾他的生活;他在朝中的朋友不怕受牵连为他辩解;就连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上书皇帝“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就连宋神宗的祖母光献太皇太后也为苏东坡求情;左相吴冲甚至直接说“曹操那么多疑的一个人都能容得下祢衡,皇上为何容不下苏东坡呢?
因为这些人的求情,宋神宗释放了苏轼,将他贬到了黄州。
三、黄州觉醒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之处确实极为抑郁,他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写道: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文章插图
大家都知道苏轼是被冤枉的,可风波平息后却没有人宽慰他。苏轼仿佛觉得这世界极其陌生,之前对酒当歌的人似乎自己从未走入过他们的生命。此时的他是孤独的。但他这份孤独让他逐渐回归本真,远离了喧嚣杂乱的尘世,找到了一份宁静安谧。磨难总是能推进人的成熟,苏轼成熟于黄州这穷乡僻壤之间,成熟于孤独之中。当他真正看透世间寄情山水之后,将《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赠与后世。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身后的尘土就让它留在身后吧!前方山头处还有一抹美丽的斜阳像是在微笑着等苏轼。过了那山头是否晴空一片万里无云,又充满花草芳馨,或许是,或许不是,但总归比身后烟尘要美。苏轼不需要向陷害他的人做任何解释,因为他改变不了那些人想要置他于死地的想法。人生是自己的,一定要活得精彩,何必为了居心叵测之人而浪费这宝贵的一次人世间的旅行。闭上眼,一位白发老者似乎仰天大笑大踏步地向对面山头走去。
推荐阅读
- 这首元曲堪称中秋绝唱!堪比苏东坡!却很少有人知道!
- 眉山市东坡区:拓展服务空间 共享文化盛宴
- 苏东坡人间有味是清欢
- 辽国使者: 这幅上联天下无人能对, 苏东坡微微一笑: 我有四幅下联
- 东坡日记 一个才华横溢又充满情趣的逗逼是如何炼成的
- 当茶酒之争遇上苏东坡
- 苏东坡临终之时,写了一首“怪诗”教育儿子,首尾两句一模一样
- 书法字画|苏东坡为什么要说这个人的书法成不了大器?原因只有一个
- 诗词歌赋|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
- 【艺创艺趣】苏东坡为什么不写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