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三个春天与友人去春游时所写的词,当时风雨忽至,友人深感狼狈,苏轼却全然不在乎,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向远处的山头走去。
文章插图
苏轼从监狱里走来,带着极小的官职和满身的污水,侥幸而又绝望地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水,进湖北,抵达黄州。他做了何事?不过是给皇帝的《湖州谢上表》中无心吐槽了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句话其实本身没毛病,意思就是陛下知道我愚昧不堪,不合时宜,难以和变法派共事;又考虑我年老不爱生事,在地方管理百姓勉强及格。然而到了某些人那里,这句话就变味了,变成了他苏东坡有二心。自此,浩浩荡荡的“乌台诗案”拉开了帷幕。其实,乌台诗案是一场人心的写照,人性的卑劣在这件事中展露地淋漓尽致。
一、东坡其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当然,也是一位治水人。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并称“苏辛”。
文章插图
嘉佑二年(1057)进京应试时所作文章令欧阳修与梅尧臣大为赞叹,欧阳修甚至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因为欧阳修的极高赞誉苏轼一时声名大噪,每有文章出,必定传遍京城。连光献太皇太后也喜欢他的文章。治平三年(1066年)其父苏洵病逝,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回乡守孝,三年后苏轼再来到京城时,俨然另一幅景象。那个时候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赞赏他的欧阳修都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迫离京。熙宁四年(1071)苏轼上诉谈新法弊病,因此受到王安石的挤兑。苏轼于是自请出京任职,这便到了杭州。后来又调往密州等处。
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但他心胸豁达,几乎未抱怨过几句。
二、乌台诗案
文章插图
元丰二年(1079),43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也正是这一年,乌台诗案拉开序幕,一盆盆脏水泼向了他。脏水不是本来就脏,而是有人朝清水里丢下污垢;苏轼也不是本身就错,而是朝堂风云诡异,尔虞我诈惯了。在这场围攻中,“拳头如雨点打在他身上,而这些冲在前面的拳头,确是一些平行卑劣之人”。
例如舒亶
此人在揭发苏轼的同时也揭发了自己的恩人,他的那位恩人正是举荐他做官之人。揭发的理由则是他这位恩人给他写了一封信,让他辅导一下自己女婿的课业。这本是一件小事情,舒亶却上书皇帝,说自己与恩人都是官员,自己又在舆论领域,他辅导恩人的女婿实在是大不妥。皇帝看了他的揭发信,就降了他恩人的职。这似乎是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
文章插图
而正是此人与何正臣等人一起写文章给宋神宗说苏轼写给皇帝的感谢信中有讥讽之意。这封感谢信宋神宗早已看过,觉得言语没问题。但舒亶却苦口婆心地分析说,这《湖州谢上表》中有“讥切实事之言”,而且苏东坡意图谋反,“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就是证据。“愤”的是苏东坡,“惋”的是皇帝,忠义之士没有不愤惋的。虽然他是胡诌的,却能让注重名声的宋神宗心头一颤。从而让宋神宗对苏轼起疑心。又如李定
这是一个丧母之后不回家服丧而被人唾骂的高官。古人非常重视孝道,父母逝世必须服丧三年,而这位李定大人并没有被皇帝夺丧,却不回家守孝,在当时是大不孝。而就是这样一个大不孝的人对苏轼的攻击最凶。
推荐阅读
- 这首元曲堪称中秋绝唱!堪比苏东坡!却很少有人知道!
- 眉山市东坡区:拓展服务空间 共享文化盛宴
- 苏东坡人间有味是清欢
- 辽国使者: 这幅上联天下无人能对, 苏东坡微微一笑: 我有四幅下联
- 东坡日记 一个才华横溢又充满情趣的逗逼是如何炼成的
- 当茶酒之争遇上苏东坡
- 苏东坡临终之时,写了一首“怪诗”教育儿子,首尾两句一模一样
- 书法字画|苏东坡为什么要说这个人的书法成不了大器?原因只有一个
- 诗词歌赋|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
- 【艺创艺趣】苏东坡为什么不写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