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哈佛中国史1秦与汉》书评提纲挈领把握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 二 )


 中国史|《哈佛中国史1秦与汉》书评提纲挈领把握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
文章插图
西方人历史书给我们的好奇还在于,西方历史著者为了便于让他的受众群体能够了解异域历史,往往从地理入手,来点染历史的风云走向。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作者是从“帝国版图”开篇来展开作者对中国历史的叙述的,而把地理背景“三下五除二”地交待清楚之后,一团乱麻似的历史,也就很自然地桥归桥,路归路了。我们在书中看到,本来在我们的中国史书中总是异常复杂的秦国统一七国史,在作者的地理位置图的清晰界定下,立刻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正如作者所说,他对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为我们提供了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代的地理背景。”西部,构成了秦国的核心区域。而在黄河流域的东端,则是齐国。作者以一条黄河为线,把西与东端的两个强国确定下来,然后中间罗列着由“三家分晋”之后形成的韩、魏、赵三国,而南方的长江流域,则横亘着巨大的楚国。齐国的北边还有一个燕国。作者就这么寥寥几笔即把七国的方位与由这种方位决定的合纵连横终至一枝独大、归并于秦的历史走向,给予了清晰易辨的交待,之后,作者在阐述秦国统一中国的史实复述中,便沿袭着这样的脉络不断地描深而已,使得秦的统一史简洁明了。而实际上,作者并无多大的兴趣,去重复秦的统一历史的细部描述,作者把更多的考量放在了秦汉帝国的来龙去脉的最核心的关系问题上。这个核心问题,可以用三个问号来概括:秦为什么能够在七雄争霸中胜出?秦为什么二世而亡?汉为什么国祚延长?作者的回答的确很有启发性。在回答秦为什么统一中国时,作者认为秦依靠的是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商鞅变法,实施了全民兵役制,强化了秦国的武力征服力量。二是范睢改革,推行皇帝极权,而且他还是第一位提倡秦国进行扩张的政治家。凭着这两点,秦国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与统治手腕,横扫六合,统一了中国(P39)。
 中国史|《哈佛中国史1秦与汉》书评提纲挈领把握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
文章插图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秦始皇的军事征服并没有延续国祚的稳定?可以看出,作者对秦始皇更多的站在辩解的立场上,指出秦始皇被后人所认定的残暴并不符合历史史实,实际上作者的观点还是比较接近于毛泽东的看法。书中认为,秦始皇后来一直为人诟病的“焚书”,“实际上更是一种统一的政策而不是一种破坏。”(P54)相反,书中认为,秦始皇的失败,是他“没能有效地根除地方势力派别,没能确保人们普遍接受一个绝对专制的权力。”(P61)。这种观点,在毛泽东的历史体系中,就是秦始皇没有对七国残余的贵族余孽进行彻底的清扫,可见,哈佛的历史学家与毛的理论体系不谋而合。而之后的汉代基本延续了秦国的很多做法,但汉代为什么却能国祚长久?作者认为汉代与秦代相比,有了许多悄然的变化,这也是书中提出的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之处。比如,最简单也最外在化的一点,就是作者认为,秦始皇自命为“君权神授”,这属于一种间接地受到神的眷顾,而刘邦就要直接多了,他张扬的是他的母亲因为遇到一条龙——赤帝而受孕的,可以说刘邦直接来自于神的血统,这一点上,他比秦始皇走得走远,也更大胆,甚至不惜辱没其母的声誉。作者在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之后,直陈这背后潜藏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虚伪’性”(P73)。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汉朝放弃了对秦国制度的批判,而采取了对秦始皇本人的丑化。”(P72)而汉代对秦的模式的最大变化,作者认为:一是摒弃了普通义务兵役制,而雇用长期的职业军人。这一体制影响深远,直到1911年中国最后一个帝国瓦解之后,全民兵役制才重新出现(P4),而汉朝推行的雇用兵制,特别是对非汉人的骑兵武装的重用,带来了相反的后果,最后反噬了汉朝,直接导致了汉代的灭亡,从而使汉代之后困扰于这种体制的后延影响,迎来了近三百年的五胡乱华的混乱时代。书中的其它章回都在用不同的角度来讲述秦的短与汉之长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每一个插片拼装的答案,都回应着全书的核心脉络主线。这一叙述结构,使得全书更像是一篇高踞于史实之上的历史论文,提纲挈领地把握住了秦汉时代的精神内核,而作者提出的一些简明的判断撑起了那个时代的基础骨架,从而使全书呈现出一种奇观:以如此之少的文字,却把握住了时代的命脉与精髓,这就是这本哈佛史开篇之作给我们中国读者的惊艳之处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