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名人传》 [法] 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0年
同样是《名人传》,小白有些不一样的观感:“这本书里面有大量贝多芬写给朋友的书信,会感觉这个人 特别拧巴,细节我不太记得,但有一种大概这个人很别扭、很轴的印象,后来看了《呼啸山庄》,感觉和贝多芬的拧巴特别相似。他在表达友情上用词特别炽烈,我开始没多想,觉得可能欧洲人表达感情就是比较直接,后来有人说他是同性恋,我也不好作什么评价。贝多芬常常抱怨自己的处境,如果单看这些书信,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还以为这是哪个中年危机的‘loser’,当然,也有人说《名人传》里的贝多芬形象是刻意被弄得很潦倒。”总之,各种关于贝多芬的文学及影视作品,都在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形象,他走下神坛,是个鲜活的人,你或许喜爱,或许厌恶,但没人能否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带给大家不同凡响的听觉体验。
作品丰富:不仅仅是激昂,不全都是沉重
而从贝多芬的音乐里看到的他,或许同他人书写言传的故事里了解的他,更不一样。
大猫家里有全套的贝多芬CD,但在他看来, “听得少”、“沉重了点”,大猫说:“贝多芬、莫扎特、巴赫、李斯特的CD我都有买,单从外行的听感上讲,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莫扎特、李斯特会在沙发午睡的时候听,但贝多芬是不合适的, 贝多芬更加雄壮,会联想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步伐整齐的阅兵方阵,第九交响曲就是很振奋的感觉,但我平时听贝多芬的频率不高。我有段时间很喜欢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也很振奋,富有激情,不过更加贴近人性的感觉,听起来很欢快、愉悦。在我看来,如果说莫扎特的基调是人间的喜怒,贝多芬则超越了形而上的东西,感觉贝多芬不是那么媚俗吧,这个媚俗,是昆德拉提出的那种概念的含义,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含义,大概就是人会基于约定俗成的群体意识,自身表露出的顺应的反应。所以我感觉 贝多芬更多一点神性吧,不流于世俗的感情。”
文章插图
贝多芬画像,[德]威利波德·约瑟夫·马勒(Willibrord Joseph Ma?hler),1815年
秀秀则持不同意见,或许是受到《贝多芬传》的影响:“我觉得他的音乐不会沉重,他的音乐里没有负面的东西,都是很积极的。”秀秀认为,“经典的作品真的挺好,经过时间挑选后,传达的都是 勇气、力量这些内容,这些是网络上没有的”。作为“后浪”中的一员,黄66说:“我自己不常听古典乐,但在小学、初中的音乐课,历史课上关于音乐史的片段中,都有听过贝多芬的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我们中学举办过一场交响乐音乐会,其中好像就有贝多芬的曲子,听过他的作品后,音符间透露的 激情与戏剧性,有柔有刚的音乐风格,都在彰显独特的音乐魅力,特别是《命运交响曲》里蓬勃澎湃的生命感和不服输的韧性很是震撼人心,能够从他的音乐里感受到他和音乐已经融为一体了。”
称自己为“贝多芬粉丝”的泠风,说到贝多芬的音乐十分兴奋。“以前学钢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两个超级喜欢的音乐家嘛,古典音乐里我最喜欢贝多芬。”
泠风分享说:“大概16岁左右,我妈妈给我买了包括德彪西、莫扎特、贝多芬等很多大师的CD,当时我就特别喜欢《命运》,这个交响曲,大家比较熟知的都是一上来那个 ‘灯灯登等’,但当时我听这首的时候,发现其实后面很好听,虽然一上来很亢奋,可它之后的旋律是意外的好听,就是《命运》给我的一种感觉——虽然说好像命运中有很多让你过不去的地方,但也有让你觉得美好的地方——它是一种交替的。那时我年龄小,却觉得自己对命运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不是大家以为的只有悲伤、苦痛,也有一些优美、快乐,它们是并存的。
推荐阅读
- 《国宝级天才》《这是一道送分题》《爽文女主她不想爆红》
- 他写一篇96字奇文,全文都是一个读音,网友:能读顺的人都是天才
- 十六岁考上清华的天才,却爱上好朋友的妻子,钟情一人且终身未娶!
- 世界需要正直而勇敢的天才,吗?
- 旅居海外艺术家眼中的故乡:“无论走多远,魂牵梦绕的是草原”
- 北大天才不顾反对当和尚,父母哭求都拦不住,9年后终于说出原因
- 天才田晓菲,她是海子的知音,13岁进北大,35岁成为哈佛教授
- 《剑来》:别急,老天才们且慢行!
- 古人死后停尸三天才下葬,扁鹊来告诉你为什么,还是古人聪明!
- 架空历史文他是科技天才,意外穿越大唐贞观,该如何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