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响提到自己看过一部名为《复制贝多芬》的电影,“这部电影应该是有史实加上虚构,过去我觉得贝多芬就是一个音乐家,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以后可能会更明白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子的音乐,以及, 他不只是天才作曲家,他还是一个人。”
文章插图
电影《复制贝多芬》剧照
对于贝多芬,李响的评价也更多带着人性的观照:“贝多芬以音乐为剑,抗击命运,叩问人生,很有力量,感觉活得太用力了,天才可能都有点偏执,不知道他自己快乐吗?”而在个人偏好上,李响说:“我个人感觉,他是一个命运比较多舛,所以可能也导致 性格比较暴躁的一个人,我个人更喜欢相对温和一点的生活态度,比如像海顿、巴赫或是莫扎特那种,所以贝多芬对我来说有点,呃……太重了。”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主修钢琴的宁宁老师也直言不讳:“其实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贝多芬,因为 他特别自大,我平时听他的音乐,无疑表现了很多 英雄主义,很坚定、很有男子气概,但我可能也会想,为什么他会写这种东西呢?贝多芬本人其实是个身材比较矮小的人,长相也算不上好看,就我所知,他的爱情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外表受挫很多回。贝多芬终身未婚,但是一直不懈地追求爱情的滋润,年轻时在波恩有好几个情人,但据当时婉拒过他的歌手玛格达莱纳说:‘他长相丑陋,精神也不太正常。’所以这些情人也没有真正对他认真过,或许有些瞧不上他。”
“他的音乐到了这种程度,在音乐方面已经是跟神一样的存在,但是在他们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比较匮乏,他应该还是需要一些感情上的认可,我自己的感觉, 他写了很多彰显他男子气概的曲子,也是一种情感需求的表达,但从女性眼中,很多男性他刻意表现得自己很强大,反而会显得有些幼稚。”
文章插图
贝多芬画像,克里斯蒂安·荷尔文(Christian Horneman),1803年
另外,我对他还有点儿‘ 吝啬’的印象,坊间流传的信息,贝多芬因为不是很富有,和朋友的钱算得是很斤斤计较的,他写过一首曲子叫 《丢失一分钱的愤怒》,这是一首贝多芬生前未完成的钢琴小品,如果找来听,会发现旋律跳跃频繁,情绪波动很大,有一种和跑步心跳相似的步步逼近的感觉,表现了愤怒和俏皮互相交织的情绪。贝多芬本人就是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为了一分钱,当然本身这也只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不但动怒,还把它表现到音乐上,写出这样愤怒和俏皮交织的乐曲,也是个吝啬鬼的真实写照吧,所以我会觉得他有点儿小心眼,但从另一个角度,从这样的作品中,可见他是比较有童真的。”
在贝多芬的作品方面,宁宁老师补充道:“贝多芬交响曲的标题,除了《田园》及这首交响曲的各乐章副标题是他自己取的,其它包括《英雄》等,都是出版商或者后人给冠上去的。再比如他的一些钢琴奏鸣曲,只有《悲怆》和《告别》是他亲自取名,其他也是后人揣摩曲子的意境来填上去的。因为贝多芬的 偶像光环,听者和评论家就喜欢美化或者优化他的曲子,冠上更正面、更积极化的曲名。在大众看来,贝多芬很伟大,写了那么多交响曲,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他都创作过,是宏大的、积极的,但其实他很多小曲子非常有意思,也很好听。”
文章插图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手稿
在宁宁老师眼中,贝多芬更多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我觉得大师也是人,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上帝是公平的,给这个人特殊的才华,那一定会拿走他的一些东西,所以人无完人,不是说我们偶像崇拜,他就要有偶像光环。”的确,关于贝多芬的八卦与议论,自18世纪就未曾间断,19世纪时期对贝多芬的研究更是蔚然成风,延续至今,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数贝多芬的私生活,有人认为他终生保持童贞,也有人认为他常年进出妓院,因此贝多芬与梅毒的关系,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而关于他失聪的程度,也经常遭到质疑。
推荐阅读
- 《国宝级天才》《这是一道送分题》《爽文女主她不想爆红》
- 他写一篇96字奇文,全文都是一个读音,网友:能读顺的人都是天才
- 十六岁考上清华的天才,却爱上好朋友的妻子,钟情一人且终身未娶!
- 世界需要正直而勇敢的天才,吗?
- 旅居海外艺术家眼中的故乡:“无论走多远,魂牵梦绕的是草原”
- 北大天才不顾反对当和尚,父母哭求都拦不住,9年后终于说出原因
- 天才田晓菲,她是海子的知音,13岁进北大,35岁成为哈佛教授
- 《剑来》:别急,老天才们且慢行!
- 古人死后停尸三天才下葬,扁鹊来告诉你为什么,还是古人聪明!
- 架空历史文他是科技天才,意外穿越大唐贞观,该如何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