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土默特右翼都统托博克家族四百年史话之二:家族姓氏与起源( 三 )


对于这一点,似乎有异议,即托博克究竟是否属黄金家族,究竟是否是成吉思汗的血统后裔,土默特左旗编撰的《土默特志》没有明确,笔者查阅史料,就这个问题做了如下辨析,以正史实。
 土默特|土默特右翼都统托博克家族四百年史话之二:家族姓氏与起源
文章插图
图清《钦定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一百十三之托博克
二、关于托博克姓氏的辨析:
满清入关前,征服了土默特地区,将之分作左右两翼,归为大清朝的内属旗,设都统领治。其中,右翼都统起初是杭高,后来托博克因战功被提升充当右翼都统。
《土默特誌》介绍托博克时,说他姓“巴拉格特…….”。好像是个很普通的姓氏,没有点明是否属黄金家族。
出于本家族后裔的关心,我们曾带着两个理由,与编写《土誌》的执笔者说明过,一是家传我们是成吉思汗后裔,二是有的史学专家称我们为黄金家族。对方不肯轻信。怎么办?回头我们进一步查找史料,觉得可以印证我们的说法。
首先,查清朝编的《土默特志》,介绍托博克说“姓巴拉格特,一作博尔济吉特,世居归化城,隶土默特博硕克图汗部。”查钦定《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介绍托博克,“姓博尔吉却特或博尔济吉特,世居归化城”,本书没有“巴拉格特”这么个说法。“巴拉格特”是民国年间编写的《土默特誌》中出现的。我们认为这是历史变迁中,用汉字记录蒙古语音出现的差异,“巴拉格特”同“博尔济吉特”在蒙文中的书写法是一样的,一个单词。再看,距托博克生活年代较近成书,又是乾隆皇帝钦定的《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记载应当可信。《表传》中记述托博克姓“博尔济吉特”,应当是那个时代的汉字权威记法,而同书中多处记载“博尔济吉特”是成吉思汗后裔的一个大姓,即使传承多少代,演变成“巴拉格特”的写法,它也是成吉思汗后裔的一支姓氏。而且,多个史书直接把托博克记成“元裔”。
另外,看他的出生和居住地,为“世居归化城”。归化城建成于一五七五年,是成吉思汗十七世孙阿勒坦汗携妻子钟根哈敦{三娘子}建造的,当时的规模并不大,也容不了多少人,只能是达官贵人。当时的北元社会是严酷的封建帝制,家天下,住在城中的达官贵人只能是阿勒坦汗一家子,同姓者,即孛儿只斤的族人,托博克支系也就是其中一分子。
再者,住在城中的还有没有异姓人?大概有,但必定是奴仆和佣人。在那统治严酷的封建时代,且是刚刚建成的小城里,只有主和仆两类人。奴仆可能有异姓,但主子绝对姓孛儿只斤。为什么?北元时期,各地均有世袭领主(额毡),这些领主和他们的臣僚以及领主的子孙们,构成蒙古社会的统治阶级。达延汗以后,加强了黄金家族的独裁,东部蒙古各兀鲁斯——土绵(万户)的首领,均为黄金家族的成员所独占。为说明这一点,还必须得讲一下以前的历史。
北元有过异姓领主篡夺汗位的教训。被赶出长城后,忽必烈的后裔仍然内讧不止,北元几年内频繁地换了几位大汗,这种争斗给一个人造成可乘之机,这个人就是身为丞相的也先,他是黄金家族的娘舅亲。他利用特殊的地位和权利,扩充势力,趁势篡夺汗位。当时黄金家族在内部混战的长期消耗中,实力几乎损伤殆尽,连人口都所剩无几,到15世纪的70年代,成吉思汗的嫡裔,仅存一个巴图蒙克。也先是一位能人,野心也大,他乘巴图孟克之父刚死,巴图孟克尚小的空隙,害死脱脱不花汗及其两个儿子,杀掉大批黄金家族成员,篡夺了汗位,也先得逞后,实力越来越强,贪婪愈益骄横,哪有黄金家族的立足之地。
那么,巴图蒙克是怎么使元裔起死回生,从异姓统治中夺回汗权的呢?这里应当感谢一位杰出的蒙古巾帼英雄——满都海,在面临黄金家族灭种的关键时刻拯救了元裔。
这里有一段曲折而艰难的过程,巴图蒙克的生父是巴延孟克,生母是锡吉尔。巴延孟克是脱脱不花汗弟弟的孙子哈尔固楚克的遗腹子。脱脱不花共有兄弟三人,长弟阿葛巴尔,生有哈尔固楚克,哈尔固楚克是一位富有谋略的勇士,他躲过也先的追杀,逃到今俄国的吉尔吉斯地带,伺机而动。不料被当地人暗杀,他的妻子齐齐克于1452年生下遗腹子巴延孟克,为免遭也先的迫害,她将巴延孟克送到斡罗出少师那里,后来巴延孟克娶斡罗出少师的女儿锡吉尔做妻子,锡吉尔于1474年生巴图蒙克,一岁的时候因为战争父亲就死了,生母锡吉尔又被别人抢走,他自幼孤苦伶仃,被寄养在仇人巴盖家中,备受虐待。这是巴图蒙克出生的情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