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马尾绣,被誉为刺绣“活化石”,是水族妇女中世代流传着的一项古老而独特的手工技艺,长期以来,马尾绣绣品都是水族群众自用。近年来,三都县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挖掘和利用,将民族手工技艺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马尾绣开始走出山村,销往全国各地,成了三都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文章插图
教授技艺
韦应丽,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三洞社区杨柳村人,五十多岁,早些年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加上丈夫离世,整个家庭就靠着她一个人支撑着,而她也是靠水族传统手工艺马尾绣,扛起了这个家。
韦应丽成长在一个水族马尾绣刺绣世家,她从4岁开始跟着长辈学习马尾绣,因为聪慧好学,她的马尾绣技艺进步很快,10岁时已经可以飞针走线单独完成小型工艺品的制作。她绣制的服装、背带、围腰、胸牌、童帽、荷包等绣品图案,都是按春夏秋冬、花鸟鱼虫以及自然界事物搭配组合,还融入了符合现代时尚审美要求的元素,因此受到了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消费者的青睐,2016年10月,她耗时9个月绣制的一件马尾绣女装,被人以12000元的高价买走。
“我能有现在的生活,都是马尾绣带来的。”韦应丽满脸幸福地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马尾绣创富生活的她,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培训班,成立了三都水族自治县第一个马尾绣协会,开始系统的教授绣娘学习马尾绣刺绣,绣娘由最初的84人,增加到了1700多人。协会成立后,韦应丽也不断收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订单,绣娘们开始依靠刺绣赚钱,大多数妇女年均收入一万多元,有的达到三万多元。
文章插图
在推进马尾绣传承与发展中,三都水族自治县还积极实施了“锦绣计划”项目,围绕马尾绣历史、图案设计、颜色搭配、制作手法等相关技艺开展技能培训。2014年起,“锦绣计划”马尾绣培训项目在三都实施,并先后得到项目扶持104万,开展培训42期,培训水族妇女绣娘2110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水族马尾绣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5人、州级传承人25人、县级传承人400人,通过传承人“传帮带”,推动当地上万群众依托水族马尾绣手工技艺就业和创业,实现增收致富。
推荐阅读
- 被称作最接近现代文明的宋朝,为何会有“农奴”和“杀婴”的恶俗
- 印度和埃及都还存在着,为什么有人说四大文明古国就剩中国了!
- 中华文明之“礼”的饕餮盛宴 ——《朱子家礼与现代社会》
- 文明新风进村走深更走心
- 高新区金城社区“移动图书馆”:指尖阅读成为“书香金城”新风尚
- 千余件精品亮相国博 纵览华夏文明
- 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
- 历史上“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指哪几位?
- 中华农耕文明发源地,到此的旅途,探寻秘境
- 蒙面青铜是何方神圣?考古学家揭开古蜀文明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