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二 )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饱经患难,自创“弱德之美”
1976年3月,叶嘉莹又一次遭到不幸,与她相依为命的长女言言出车祸与女婿一同离开人世,这对她而言如同晴天霹雳。为此她夜夜流泪,陆续写成了十首《哭女诗》。其中有一首是她走进家门时看见门前樱花依然盛开的感慨:《哭女诗》(其九)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人,真的很奇妙。有时若不是经历过巨大的打击,就不会觉醒。”她领悟到,要从小我中摆脱出来。她决定回国教书,把自己的余年都交付给国家,交付给诗词。在这之前,叶嘉莹在加拿大温哥华教书并且被聘为终身教授,可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我的故乡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根也在中国。传承不应只是学术圈子里几个研究生几个大学教授的事,应该是整个民族的、普遍的文化传承。”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叶嘉莹虽然看起来柔弱秀美,但性格刚强,诗人痖弦形容她是“穿裙子的士”。她还自创了一个概念,叫“弱德之美”,“不是说你软弱就是美,是说你要坚强地持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己把自己持守住了。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我都尽到了我的力量、尽到了我的责任,我觉得我有‘弱德之美’,但是我并不是一个弱者。”经历过许多苦难的叶嘉莹不但没有被打垮,而且还活得很坚强,她继承了顾随老师“取径于蟹行文字,对中国诗词的研究更能发扬”的愿望,并将传承诗词作为毕生的使命,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她在词学中创见的“弱德之美”。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打破小我,把一切奉献给诗词教学
“你有一个梦,有一个理想,如果不去实现它,这个梦破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我既然把小我打破了,就是想把一切都奉献给诗词教学。”1978年,叶嘉莹下定决心申请回国。在南开大学教书时,白昼谈诗夜讲词,叶嘉莹的课堂座无虚席,一般讲课都要两到三个小时。教书之外,她一周七天几乎都在图书馆做研究,几乎每天都是最后离开图书馆的人,二三十年如一日。在教育上,叶嘉莹诲人不倦,从回国到现在,她上过的课、开展的讲座不计其数,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是义务教学,收入所得一半捐给南开大学做奖学金,一半捐给作家协会做活动经费,有时候往返加拿大的机票也是自己买。她的学生陈洪评价叶老师:“一生忠于中国诗词文化,并做了很多工作,让诗词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像她这样的守望者,没有第二个人。”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叶嘉莹一生尽其所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通过教授诗词,不只是推动诗词普及,更是希望传统文化中能注入新的生机。“我之所以九十多岁了还在讲授诗词,就因为我觉得我既然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这么多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我就应该让下一代人也能领会和接受它们。”她曾经写过一首《浣溪沙》,词中有句云:“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意思是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汉代莲子,经过培养可以发芽开花。但莲花总会凋落,她要把莲子留下来,“要见天孙织锦成”,这样一生就没有遗憾了。
《绝句二首》(其二)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引渡|古典诗词“引渡人”叶嘉莹|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文章插图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吸引了叶嘉莹,使她不但承担起家庭生活中的重担,而且在颠沛流离中走出绝望的阴霾。诗词的力量拯救了她,滋养了她,同时她把诗词发扬光大,传承文学之道,赓续文化薪火,绽放文化光彩。她“与古为徒”,与诗为伴,予人为乐,一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