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谢稚柳、史树青、启功、傅申……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帖》的鉴定意见

周六推文发出后,经朋友告知,方知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帖》在今年七月的时候,已首次做了媒体公开,且傅申先生的专著早在2018年就已写成。
 历阳|谢稚柳、史树青、启功、傅申……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帖》的鉴定意见
文章插图
 历阳|谢稚柳、史树青、启功、傅申……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帖》的鉴定意见
文章插图
傅申鉴定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
在此之前,我只是经人告知,該帖曾在80年代末,由日本藏家带到过中国,当时咨询过史树青先生等专家的意见,而专家们均从各自的专业立场给出了肯定的鉴定意见。不曾相到,关于此帖,老早就得了谢稚柳、启功先生等先生的肯定啦,近年又由陈佩秋、傅申等前辈出具的高度评价的鉴定书。
其实这些信息在@盾乙先生微博中就已有部分披露,当时未及细读而已,今从人民网今年7月的报道中,摘录相关专家的鉴定情况如下,相信持观望态度的朋友,读后是能形成更多评价的:
1,1986年 谢稚柳先生 原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
“惊见李白嘲王历阳帖,笔力劲健,气势遒迈,书风符合唐代法书风格,为唐人墨迹,许李白真迹谓然,尤足珍也。”
2,1987年 史树青先生 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史树青先生
“此帖墨迹深沉,陈旧自然,笔力遒劲、洒脱,从墨迹笔法可以认定为唐代人笔迹无疑,具有当时文人自由型的笔锋特征。”
3,1987年严绍璗先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此卷纸质呈黄,纤维较细,然手感发硬,与敦煌写经多种相仿,可证为唐人唐纸书迹,与故宫博物院所藏李白墨迹一起,作为李白研究方面的重要资料,可以确认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4,1987年 孙静先生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此帖纸质亦甚似唐代麻纸,通过对该贴中涉及避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从该贴中可以看到李白诗风之纵恣与处于三教并存、思想较为自由环境中之唐人,称该贴为‘证史之一助也’。
5,1987年 李致忠先生 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
“该帖用纸的纤维、厚度、光洁度、拉力等,与敦煌遗书中唐人写经的用纸一致,认定为唐代麻纸;其字且神全气古,颇具唐人笔意,似出自唐代文人之手,以其纸、墨、字格观之,当是唐时遗物无疑,诚属希世之珍。”
6,1989年 启功先生 时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这件作品书法风格独特,形神两全,各个方面都体现唐代特点,时代特征明显,必是唐人妙墨,是否为李白亲笔所书,不能否认,尚需进一步研究考证,单就从书法艺术看,不失为一件极精彩的唐人墨迹。”
7,?年,(日本)藤枝晃先生
从纸的材质来看,应为出产于四川省的麻纸,多见于唐代,使用了唐代的鹿毛笔。从诗文中使用的“历、风、花、杯、五、栽、何、有”等字的字形在宋代已不再使用。
8,2017,陈佩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此帖笔法,明显流露出唐初欧、褚及隋唐写经的用笔取势,此帖符合盛唐时代笔性特征,为唐人墨迹是无疑的, 细观此帖,有文人用笔不拘小节,天马行空的感觉,笔意中隐隐有剑气酒气的流淌,与史书记载的李白为大唐剑仙、酒仙十分相符,当是李白真迹亦未不可。” 傅申则更进一步说明:“《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纸色醇古、书风刚健,非唐笔不能书,其为唐人墨迹无疑,故可定为李白!”
 历阳|谢稚柳、史树青、启功、傅申……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帖》的鉴定意见
文章插图
 历阳|谢稚柳、史树青、启功、傅申……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帖》的鉴定意见
文章插图
9,2017年,傅申先生,美国国立佛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此帖笔法,明显流露出唐初欧、褚及隋唐写经的用笔取势,此帖符合盛唐时代笔性特征,为唐人墨迹是无疑的, 细观此帖,有文人用笔不拘小节,天马行空的感觉,笔意中隐隐有剑气酒气的流淌,与史书记载的李白为大唐剑仙、酒仙十分相符,当是李白真迹亦未不可。”“《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纸色醇古、书风刚健,非唐笔不能书,其为唐人墨迹无疑,故可定为李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