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马山一号墓的出土,令考古专家们眼前一亮,在出土的众多丝织品中,不少文物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荒帷、瞑目、裆祷,每一件文物都显得陌生而又神奇,它们究竟是什么?考古专家又会给出怎样的评价?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82年1月上旬,此时正值隆冬时节,然而湖北省马山村公社的村民们,却并没有畏惧寒风凛冽,而是早早起床来到后山,在坚硬的土地里取土,准备春天时建筑村中新房。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村民们热火朝天干得起劲时,一座埋藏于地下的墓葬,居然呈现在村民的面前。
文章插图
当地考古研究所接到举报后,迅速来到现场进行保护性发掘。随着发掘进度的加快,考古专家们发现,该墓葬所处时期应该为战国中晚期,是当时楚国旧式贵族的墓葬。与此同时,墓中出土文物也十分丰富,包括各类金器、银器、青铜器、竹简帛书等,甚至还有不少木俑以及生活用品。
文章插图
马山一号墓内的文物构成,其实存在很大的比例倾斜,除上述文物外,其中占比数量最多,也是最珍贵的文物,当属墓中大量保存完好的丝织品。据考古专家统计,马山一号墓中出土的丝织品数量约有35件,皆为墓主人生前所穿用织品,它们分别为锦衾3件、衿1件、绵袍8件、单衣3件、夹衣1件、单裙2件、绵袴1件,甚至还有一件名为“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衿”的蚕丝被。该蚕丝被整体呈正方形,并在头颈部存在一个凹形口,显然是贴合脖子而设计的结构,其保存程度完好,对后世考古学研究古代贵族生活,提供了相当大的启示作用,因此也被专家们誉为是“天下第一被”。以此而言,马山一号墓也以其巨大的丝绸织品出土量,被国内学者赞作是出土古墓中的“丝绸博物馆”。
文章插图
既然是“丝绸博物馆”,马山一号墓中所出土的其他丝绸织品也同样惹人眼球。在墓中,考古专家们于墓主人的棺材上,发现了一种特殊饰物,该饰物由丝绸编制而成,其上存在不少繁缛的花纹装饰,反映出了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与豪奢的生活。根据据历史文献记载,此丝绸棺饰,应为“褚”、“荒”、“帷”。“褚”是贴在棺盖和四边的丝织物,而“荒”则需要套在棺盖上,“帷”是垂挂在“荒”下方的装饰,紧紧围绕于棺材的四周。换句话说,所谓的“荒”与“帷”都需要套在“褚”的外面,后两者需要连成一片而不能分开,故此它也被称作是“荒帷”。考古专家称,马山一号墓中荒帷的出土,印证了《礼记.丧大礼》中关于国君、大夫和士阶层,对于使用丝织棺饰的规定。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在开棺之后,考古专家们发现,在死者的双手上,各握有一件卷成长条状的绢团。根据文献来看,这一对绢团,很有可能是文献中所提的“握”或“握手”,并且死者面部所覆盖的一件梯形绢巾,也应是文献中所说的“瞑目”,喻示死者安心离去、瞑目于九泉之下。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件丝织物更加特殊,它便是开裆绵祷。这件出土于墓中的丝织开裆绵祷,共由祷腰和裤脚两部分组成。祷腰四片, 分为每只祷脚各连两片,每片宽30.5厘米、长45厘米。祷脚四片,左右脚各两片,而在祷脚上部一侧位置, 存在一块长12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祷裆,一边与祷腰相连,一边缝于祷脚上, 形成折叠状三角形,展开后整体呈漏斗状。有趣的是,在祷脚下部位置,还拼有长32厘米、宽9厘米的锦边,做成了精致的小祷口。
推荐阅读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章公祖师案入选法院年度十大案件:开辟追索流失文物新路径
- 文物之劫:唐太宗的昭陵二骏是怎样流落到美国的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网友:可以买下几个日本
- 国宝档案|走近巴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明通行宝钞”
- 这件文物大材小用古人也这么用,现在用来上课,以前用来打仗
- 滨州一村民河畔取土发现石刻文物!现已捐赠至当地文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