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切都可以制成手工艺品。上至古时皇帝,下至普通百姓的都是很喜欢收集祖先留下的古董或小物件。现如今的建宝计划鉴宝节目更是推动了民间收藏的热潮。不久前,一个竹雕笔筒被拍卖了数千万的价格。
【 店主|捡漏王马未都,一眼就盯上店主家的筷子筒,拿到手后当晚就溜走了】
文章插图
在收藏品方面,每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如何捡漏。说到捡漏,不得不提一个收藏大家马未都。这个人在古董收藏也很有名。今天,就说说他捡漏的一次经历。
早年,马未都对竹雕知之甚少。在2005年的香港拍卖会上,几位外国人频频出价竞标在康熙年间竞标竹笔筒,交易价格达数千万。当时在场的马未都对这个价格感到震惊。可能也没想到一个小竹筒的价值如此之高。
文章插图
早年,马未都经常喜欢去黄山附近。有次闲逛经过一条买竹雕的街道,马未都立刻被这里的气氛所吸引。当时,人们对竹雕价值的认识不是很高,各种竹筒随意摆放。不经意间,马未都来到一家店。那时,商人们都在前面开店,住在后面。
文章插图
店主和马未都相谈甚欢,因马未都知识渊博,谈话忘记了时间。到了午饭时间,店家邀请马未都去后院吃饭。在用餐期间,马未都注意到餐桌上的筷子筒。精美的雕刻料想也不是普通之物。起初,马未都认为店主知道这物件非同寻常。与此同时,他心有侥幸,假装什么都不知道问店主,这是你自己雕刻的东西吗?
文章插图
店主摇摇头,哪是自己雕刻的,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觉得可以装筷子,它有点浅,筷子装的比较多,不好用,总想换一个,一直也没换。马未都听了他的话,笑了笑,但脸上却没有什么变现。冷静的问店主,那我给你买筷子筒,这个给我怎么样。店主可能喝了一大杯有点晕乎,然后把竹筒送给了马未都。
推荐阅读
- 玩收藏眼力决定水准,资金决定珍稀
- 捡漏的真正的含义
- 6岁开始鉴定文物,21岁靠捡漏文物身价上亿,学者文物界的神童
- 16年前,他捡漏一块石头,扬言只要切开就能赚50亿,如今现状如何
- 盗墓贼百斤炸药炸古塔啥也没捞着,考古家赶来却在废墟捡漏无价宝
- 分享几个文玩进货,捡漏地
- 文物界“捡漏”神话,1亿元买的古董,7年后翻一倍,单字值167万!
- 马未都捡漏的“底线”:80年代转手就能赚200万的事,他愣是没干
- 女子摔坏130万翡翠手镯,被店主要求索赔,最终却倒赚70万
- 「古钱评级装盒」在潘家园花20元买到“周元通宝”,算捡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