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苏轼极其旷达的一首送别词,百读不厌,末尾两句人人皆知

很多朋友估计看到小佛的标题心里就会嘀咕:写得什么破玩意 , 离别诗歌不是应该像李叔同写的《送别》那样 , 充满着离愁别绪 , 怎么会“极其旷达”呢?没办法 , 苏轼不是常人 。
诗词歌赋|苏轼极其旷达的一首送别词,百读不厌,末尾两句人人皆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地读一读苏轼极其旷达的一首送别词——《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 ,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 , 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 , 我亦是行人 。
乌台诗案后 , 苏轼先贬黄州 , 再去常州 , 后调往登州 ,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 , 自己到登州几天后就被召回京城 。那时宋神宗去世 , 哲宗刚登基 , 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 她十分欣赏苏轼 , 便让苏轼回京城做中书舍人 , 权力极大 , 然而 , 当时新旧两党争斗依然继续 , 苏东坡不愿意投靠任何一派 , 便选择离开京城 , 去杭州做官 。
诗词歌赋|苏轼极其旷达的一首送别词,百读不厌,末尾两句人人皆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临江仙·送钱穆父》便是写于苏轼在杭州任职时 。苏轼在杭州做了不少好事 , 百姓们也十分感念苏轼 , 故而苏轼在杭州两年的时间里 , 心情一直比较愉悦 , 加之朝政已经相对安稳 , 他即将以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的身份回京城 , 看什么都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 哪怕是送别友人之时 。
诗词歌赋|苏轼极其旷达的一首送别词,百读不厌,末尾两句人人皆知】钱穆父 , 即钱勰 , 吴越武肃王六世孙 , 诗文和书法成就颇高 , 与苏轼兴趣相投 , 早年同在京城做官时常往来 , 两人感情不错 , 后来又是先后离开京城前往地方主政 。元祐六年 , 钱勰从主政越州调为主政瀛洲 , 前往瀛洲时路过杭州 , 与苏轼一聚 , 《临江仙·送钱穆父》就是两人分别时苏轼所写 。
诗词歌赋|苏轼极其旷达的一首送别词,百读不厌,末尾两句人人皆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片 。钱穆父自那年你被外放越州已经过去了三年 , 我们也是三年未曾相见 , 原本以为你会被朝廷重新提拔任用 , 没想到却被调往条件更加艰苦的瀛洲 , 远离烟火繁盛之地 。不过你好像根本没有将被调一事放在心上 , 淡然一笑了之 。
你这高风亮节就像那秋天的竹节 , 你这种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的态度 , 就像那平静无波澜的古井 , 是令人佩服的 。其实 , 苏轼不仅仅是佩服钱穆父 , 更显示着他自己的追求:以旷达的心胸去坦然面对仕途的波折 。
诗词歌赋|苏轼极其旷达的一首送别词,百读不厌,末尾两句人人皆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下片 。毕竟是分别时所作 , 自然避免不了写别离的句子 , 苏轼与钱穆父久别重逢 , 自然要宾主尽欢 , 两人饮酒作乐 , 但是心中不免还是有分别的惆怅 , 为了减少精神上的不愉快 , 钱穆父趁着酒兴连夜离去 , 双方都好快点结束这分别的痛苦 , 周遭景致也显得那么忧伤 。
纵然分别 , 有泪也绝不轻弹 , 苏轼旷达起来 , 绝不出现泪别的场面 , 连皱皱眉头也不愿意 。全词最后一句更是旷达到极致——“人生如逆旅 , 我亦是行人” , 苏轼与钱穆父都是宦海沉浮 , 是人生的同行者 , 不要悲切 , 我们一路同行 , 当然 , 这两句话也是全词最有名的 , 哪怕是没有读过这首词的人 , 也多多少少听过这两句话 。
诗词歌赋|苏轼极其旷达的一首送别词,百读不厌,末尾两句人人皆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