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人努力的学习,成绩却不见起色

你的努力真的是高效率且成果卓著的吗?你有为自己安排针对弱点的刻意练习吗?你尝试过在努力前先提高自己的专注力了吗?如果都没有,那很多努力,多半是自我安慰和无意义的循环往复罢了。
01 刻意练习你有没有想在哪些方面做到非常优秀?
比如,写作、学习一门乐器、会一样手工、擅长一项运动、经营一家公司、对于孩子的教育,等等。
你一定渴望成为那个自己,也肯定为之努力过。
但是,今天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多数人即使经过大量练习,还是很难做到特别优秀?
很多人从小就学英语,但从学校毕业后,英语水平依旧平常;多数人练习打篮球,但打了10多年篮球,水平也很一般。
你可能想到了,这是没有进行刻意练习的结果。
在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这本书中,其理论基础是「刻意练习自己不擅长的部分」。比如,梅西一直用左脚踢球,于是他反复练习自己的右脚也可以射门,这样在比赛中就达到了更全面的状态。
但是,刻意练习却是一种让大脑非常不舒服的状态。你重复一个身体动作,坚持一天都没问题;如果打破已有的习惯,建立新习惯,就涉及大脑神经纤维外层的髓磷脂(髓鞘)的改变。因为每一种新的习惯都是无数个神经纤维联合作用的结果,髓磷脂的作用相当于把一堆杂乱的网线(神经纤维)梳理好并套上保护层。
这个过程会让你感觉非常别扭。普通人连上洗手间要不要看手机这种小事都很难改变,而真正的高手却需要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保持刻意练习。
所以,若想有所成就,必定前途艰辛。
你可能不知道,所有的高手除了刻意练习,还在追求一种更高级的状态。这是一种超级能力,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
02 什么是「无为」这种更高级的状态,就是无为(这里指庄子的无为)。
「无为」这个词你一定听说过,但并不一定理解其中的精髓。
换句话说,刻意练习是一种有为的方法,它可以让你在某件事上非常熟练;而无为是一种比熟练更厉害的状态。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讲述人的意识应该分为两个系统:
一个是能够做出自动反应的热认知系统,比如,2+3等于多少、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紧急情况你会马上踩下刹车,大脑对这些问题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另一个是负责分析和推理的冷认知系统,比如,23×15等于多少、公司的年会该怎么举行等问题就需要花时间仔细琢磨了。
刻意练习就是由冷认知系统启动、热认知系统关闭的状态,如一个菜鸟在不断地用新动作练习投篮。
熟练,是由冷认知系统关闭、热认知系统打开的状态。在无人干扰的投篮状态下练习助攻,投篮的命中率就会很高了。
无为,则是冷认知系统部分打开,且与热认知系统相互配合的状态。在比赛中,即使面对复杂局面也能应对自如,不用意识控制,怎么投篮都中的状态。
无论是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还是森舸澜的《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抑或是提摩西·加尔韦的《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中,都提到过这种无为的巅峰体验,很多地方也叫忘我体验。
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曾说:「这好像上帝附体,球怎么投怎么中,防守队员就像木偶一样被我摆布。球打『神』了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切太美妙了。」
这种感觉,谁不想拥有呢?
但请注意,这种极致体验并非只有顶级高手才能拥有,事实上任何人曾经都有所体验。
而且我们通常认为,可能需要长期艰苦卓绝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这一步。比如,孔子就强调一定要刻意训练自己的诗书礼乐,才有可能达到仁者无忧的君子状态。
老子和庄子的方法却正好相反,他们似乎更强调无为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方法,用无为的方法去练习,就能达到高人的境界。
站在大脑神经学的角度,老子和庄子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但这不代表你不用从事刻意练习。而是在练习中,直接用无为的方法,让效率大大提升。
这里需要借助一个非常特别的场景,即大学宿舍的熄灯场景,来解释这个过程: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谢邀。
工作后我才发现,再没有比学习更公平的事情了,在职场上,成功的偶然因素实在太多,诸如个人运气,风口,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失败来的是防不胜防:
努力+方法\u0026lt;\u0026lt;成功
但在应试学习上,虽然整个教育体制槽点很多,但大体而言,
努力+学习策略≈好成绩
除开情绪因素,这个公式基本成立。
对于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努力了,却没有好成绩,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学习策略出问题了。
努力+高效的学习策略=高效的努力
努力+错误的学习策略=低效的努力
在高中以前,知识总量比较少,所以努力的效率并不决定成绩,低效的策略,辅以长时间的投入,也能制造出尖子生,但上了高中、大学以后:
努力+高效的学习策略=高效的努力=聪明=学霸。
努力+错误的学习策略=低效的努力=笨=学渣
如果你是高中生、大学生,努力了,成绩还是不行,就必须,要反思下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已经在个人公众号写了很多:
高效学习方法:《认知心理学告诉你什么才是高效学习》
高效记忆方法:《普通人如何通过训练成为记忆高手?》
构建知识树方法:《不能学以致用?你的症结就在这儿!》
学中做乐:《这样学习,可以让你爽到爆!》
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这篇就讲讲4个最普遍的学习陷阱:
1、过度学习。
学习其实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尤其是当你真正沉浸进去,搞清楚一个难题,熟练掌握一个知识点,这种快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不知不觉就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合上书,虽然非常疲惫,但收获感满满,心里忍不住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
像我这么努力的,还有谁!!
下次还要再接再厉!!
这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感动自己”,长时间学习某门课弊端有两点:
1)边际递减效应
经典学习论文《TheRoleofDeliberatePracticeintheAcquisitionofExpertPerformance》曾指出:
Anumberoftrainingstudiesinreallifehavecomparedtheefficiencyofpracticedurationsrangingfrom1-8hrperday.Thesestudiesshowessentiallynobenefitfromdura-tionsexceeding4hrperdayandreducedbenefitsfrompracticeexceeding2hr(Welford,1968;Woodworth\u0026amp;Schlosberg,1954).有很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这其实就是学习的边际递减效应,2小时是一个极限分水岭(大多数人根本到不了2小时),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越来越差,直至没有效果,这个效应对小学、初中问题不大,但对高中生而言就是致命的,因为时间根本经不起低效的浪费。
对于高中生而言,同一门功课学习较长时间,必须切换到其他学科,另外,课余时间必须休息,否则10分钟的课余学习,导致的将会是一节课的低效。
2)违背刻意练习
对于一个难题,或者新的类型问题,我们习惯于反复练习以彻底掌握,在刚开始时,有一个主动的思考过程,这也就是在“学习区”(不舒适区)的刻意练习过程,但如果反复练习,大脑其实进入了一种自动化的惯性模式,大脑也就进入了“舒适区”,看似我们解出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其实大脑基本关闭思考过程,因此,对难题的理解并没有加深,基本上是在做无用功。
另外,学习的生理基础也决定了,过度的练习未必有效。学习本质上是神经元的联接和固化过程,但神经元在特定时间内强化程度是有限的,反复练习超过一定限度,就是无用功了。
学习心理学证实,间隔学习效果更好,即对于新知识、较难的题型,如果总计需要2小时练习才能掌握,一次性学习效果最差,分成两次或以上学习效果则更好,通过短时间的多次练习,可以有效地巩固神经元联接。
2、题海战术。
很多人对题海战术的本质含义并不理解,做题多并不一定就是题海战术,要掌握一个知识,一定程度的练习量是必须的,心理学也有实验指出,过量练习是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的。
题海战术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做题多少,而在于做题思维。
题海战术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以问题为牵引去整合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建立的是问题库,就好比下面这张图:



中心是一个个问题,这些问题将散射状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我们对问题掌握的非常透彻,但对知识点掌握只是流于表面,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对于小学、初中而言,问题库其实非常固定,多做题基本就能把问题库涵盖,所以题海战术非常有效。
但到了高中以后,知识量增加、时间相对减少是一方面,另外,更强调问题的变化性,题海战术已经无法做到覆盖,所以,稍微变化题型,知识就不能灵活运用。
正高效的学习,不在于改变刷题量,而是改变刷题思路,同样是上面那张图,但要改变中心与散射点的关系:要以知识点(公理、定理等)为中心,整合各个问题,借助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掌握!
掌握了知识,自然就可以灵活运用,以不变应万变,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在于做题数量、速度,而在于做题后的反思,对同类型题目的归纳,做题是为了印证知识,理解知识。
3、学习错觉。
我们经常被大脑欺骗,自以为记住了、掌握了、理解了的知识,其实只是一种错觉。常见的学习错觉有3种:
1)自以为记住了。
心理学有一项统计研究:大多数学生的的记忆策略是反复阅读材料,复读会造成正在学习的错觉,因为复读提高了流利度,但流利度提升并不意味着对材料有更好的记忆和理解。此外,复读还会导致熟悉性效应,即当我们看完两三遍材料之后,不由自地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我已经理解、掌握材料,不用再深入钻研了,不幸的是,这仅仅是一种错觉。
很多人误将熟悉当作知道,一旦考试就露馅了。
心理学就此展开了更进一步的实验:同样一份材料,控制组采用传统复读记忆策略,实验组采用“复读+自我测试”策略,分别对这两组在10分钟后,1天后,1个礼拜后的记忆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读+自我测试”组记忆效果远远好于复读组,且随着时间推移,比对效果越明显。
“复读+自我测试”策略之所以如此显著,一方面,自我测试能够及时掌握知识薄弱点,另一方面,自我测试利用了生成效应,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加工、整合,所以记忆效果更佳。
2)自以为掌握了。
语言分为内隐语言和外部语言。通俗讲,内隐语言是我们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外部语言就是我们正常交谈或小声默念。内隐语言过于隐秘、快捷、破碎,而外部语言(或者书写表达)是逻辑、完整、成体系的,但如果一个知识点能用内隐语言描述,我们就误以为很熟悉。
比如,问自己一个经典问题:“什么是囚徒困境”?心里是不是很快闪出“两个人”、“博弈”、“策略”等关键词,觉得对这个问题很熟悉,但如果我要求用你完整描述出来,你真的知道吗?
所以,在遇到哪怕很熟悉的问题,也要能够把答案完整的说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掌握。
3)自以为理解了。
书本上的知识就那么多,我们反复练习,基本都掌握了,但有时候做题,冥思苦想不得,如果能够瞟答案0.01秒,我们立马就能把问题手到擒来,为什么知识都会,但离做题还差着0.01秒,这就是对知识的理解错觉。
学习心理学提出“思维工具”概念,即我们学习并掌握的知识,内化成了大脑中的工具,学习就是不断地在打造思维工具,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工具,而是工具太多了,当面临一个问题时,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具。
正确的做法是,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的对工具进行分门别类,对工具撰写使用说明书,再遇到问题时,我们就能很快找到它,不用再“瞟一眼”了,这也就是构建知识体系过程,知识唯有体系化,才算是真正理解消化,才能够真正学习致用,而构建知识树是知识体系化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4、突击学习。
【为啥有人努力的学习,成绩却不见起色】这个名词不用解释,但突击学习需要进一步细分。
1)平时的突击学习。
学习的生理基础是神经元的联接和巩固,但心理学实验证实,要想达到好的固化效果,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保证专注,注意力越集中效果越好,也就是说,学习的“质”比练习的“量”重要。
很多学生,或者是为了早点出去玩,或者是因为拖延到很晚,会心不在焉地突击完成学习任务,看似效率很高,甚至他们会为自己的效率沾沾自喜,但学习效果非常差,长期下去,学习的底子就非常薄弱了。
2)考前/deadline的突击学习。
这在大学非常常见,到了考试周,很多平时翘课的同学就霸占了图书馆,没日没夜的学习,还真别说,效果非常喜人,往往一个礼拜复习就能拿下一门课,这种高效还会对周围的人形成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但,这种突击有用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