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学霸都有咋样的学习方法或习惯( 七 )


我按照先后顺序,总结了学霸们学习周期中的三个底层逻辑,准备好小板凳,这就开始了。
「1」入门:6次正面反馈「2」进阶:跨出舒适区「3」再进阶:留住抑郁「1」入门:6次正面反馈先吃个栗子!
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曾在《Science》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牛逼!),第一次揭示了胜利者光环:先前的成功经历,会让之后的胜利变得更加容易。
他们为一堆小老鼠举行了一个比赛:在一段狭窄的玻璃管道中,两只小鼠狭路相逢,要想从中出去,必须把将对方推出管道。一堆老鼠轮着打完擂台后,各自的能力优劣一目了然。



这个时候,研究人员开始介入,他们通过各种骚操作,增强了劣势小鼠大脑前额叶的突触。这么一来,劣势小鼠有如神助,分分钟逆天改命。



实验到这里,其实对我们没什么启发意义,毕竟不会有人在冥冥之中操控我们的胜负。但是,他们的实验发现了一个更加有趣的现象。
在单次的实验中,劣势小鼠只有在存在刺激的情况下才能逆袭,一旦撤掉外部刺激,立刻打回原型。
然而,当劣势小鼠在外部帮助下连胜6局之后,第7局撤掉了所有刺激,居然真的完成了逆袭。
而且,这种逆袭并非个例,而是实验结果的普遍结论。胡海岚说:“成功经历会重塑大脑的突触连接强度,从而影响后续竞争中的表现。”
6次成功经历,这个数字放在人身上,可能会和小鼠有所差异,但也只是数字差异而已。真实可信的是,大脑确实会受到过去成功经历的影响,帮我们逆天改命,正面反馈的力量就在于此。我身边的学霸往往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点:他们不仅厉害,而且总是越来越厉害。



如果只看表象,他们好像是搭上了人生的顺风车,但现在看来,其实是个人经历中一次次的小成功无限增强了个人自信,所以达成的目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闪耀。
这种成功的经历,最初只是完成了某天的计划,慢慢再到搞定一个科目,通过一场考试。学霸的开挂人生,这就慢慢开始了。
课代表总结:设立并达成几个简单小目标,越多越好,开启你自己的正面反馈,冲!
「2」进阶:跨出舒适区高中的时候总学过函数吧,那就用最简单的函数举例~
我们总以为,成长和时间成正比:



但其实,更加真实的成长曲线是这样的:



然而,学霸的曲线是这样的:



事实真就那么残忍,学霸不仅现在厉害,连他进步的速度都远比大多数人快。
所以按理说,学霸的日常应该是轻松搞定各种任务,至少比我们轻松,但是恰好相反。
我之前一直纳闷儿,这些人明明是大学霸,可好像从来没有过得心应手的感觉。我从没见过他们刷题毫不费力的样子,反而和大家一样抓耳挠腮。
现在看来,其实是因为他们一直处在舒适区之外。
学霸的学习过程就像是在健身一样,在肌肉增长之后,果断加大器械重量,习惯新重量后,再次加大。
肌肉脱离舒适区,受到更大的重量刺激才会增长,大脑也是一个道理。



你双击一下屏幕,我会更享受~《刻意练习》书中,研究了这样一个现象:
执业时间长达30年的医生,在很多评价指标上表现得还不如入职两年的新人。
一旦你已经达到了一种让自己满意的水平,练习开始变得得心应手,就是进入了舒适区。而在舒适区进行的反复训练,不仅收效甚微,时间越长反而可能出现技能倒退。这其实解释了学霸的成长轨迹为什么居然是指数曲线,而且能一直持续下去。
他们永远待在距离舒适区一步之遥的地方,不会在里面重复简单的事情,也不会一下子跳出太远。
PS,《刻意练习》一书中,作者(安德斯,心理学教授)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强大的提升个人能力的原则和方法,对我来说是醍醐灌顶之作。


我之前也搜集了这本书的电子版,也包括很多其他的书,需要的话去拱粽号跑步的人直接拿走就行。课代表总结:赶快跨出你的舒适区,不要停留,也不要太远!
「3」再进阶:留住抑郁鬼神都在六合之外,人世间行走的,都是肉体凡胎。学霸也是人,碰见糟心事,遇到大挫折,同样会烦躁会郁闷。



但心理学家克莱因提出过一个心位理论,你能从中看到学霸身为凡人,但异于常人的一大特质。
克莱因指出,面对痛苦,我们会有两种心位去应对:
①偏执分裂位②抑郁位处于偏执分裂位的人,倾向于与把自己的困境都归咎于别人。他不会审视自己,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先甩锅。
“今天又TM玩了一天手机,要不是室友喊我开黑,根本不可能这样。”“这门课的老师是个傻×吗,我就迟到了几次,考勤打分这么低。”


而处于抑郁位的人,面对痛苦的应激反应似乎不那么强烈,反而选择了“深化痛苦”。
“玩了一天手机,但我本来任何时间都可以选择停下来,是不是意志力太薄弱了?”“开学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规定了考勤规则,我怎么就没放在心上呢?”进行自我剖析无疑是痛苦的,但也是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最宝贵的思考,没有之一。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学霸都处于抑郁位?
他想得美……



克莱因也指出,人们其实会不断地在两种心位间来回切换。
面对很小的压力,我们会处于抑郁位,那种自我剖析并不会引起太多不适,但当压力骤增,直面问题实在是太过痛苦,原本处于抑郁位的人也会切换到偏执分裂位。
而学霸的特质在于,切换点的阈值高于常人。当我们承受不住痛苦想要甩锅的时候,学霸还没到极限。



这个结论就为我们提供了切入点:不断提高自己的阈值。
下一次碰到事情想推卸责任,拒绝反思的时候,就要意识到自己快达到阈值了。忍住这一回,坚守在抑郁位,这会是对阈值的极大提升,哪怕只是成功一两次,效果也会非常显著。
课代表总结:面对问题时,一定首先站在抑郁位去思考问题,你的阈值也会越来越高!
PS.如果你看到了这儿,证明你也是个愿意深度思考的学习者,希望你花1s点个赞,把这个回答mark一下,再读完最后一部分。「4」最后比比两句评论区有人说,这个回答只是从意识层面出发,并没有涉及任何实操性的方法。
其实在看一篇文章,如果能在意识层面有所启发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大多数人是看不完一篇文章的。
如果你想进一步追求,对于实操更感兴趣,真的建议去看看《刻意练习》这本书。对我来说,醍醐灌顶毫不夸张。
我之前也搜集了这本书的电子版,也包括很多其他的书,需要的话去拱粽号跑步的人直接拿走就行。最后做一个自我介绍,你可以通过这个故事认识我:
人在读大学时努力起来有多可怕?在我的个人主页里@跑步的人,你能找到更多你想看到的东西,关注我就可以收到我的最新文章啦~

■先问你一个问题啊,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的学习者?(大家别光收藏啊,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这篇优秀的回答吧)
是每天起早贪黑去图书馆,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人?还是学习时连厕所都不去,恨不得将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的人?那些每天起早贪黑去图书馆的人,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学习起来连亲妈都不认的人,不一定能够长期投入学习。
所以,他们都算不上是优秀的学习者。



优秀的学习者是能够在单位时间和阶段性高效学习的基础之上,能够长时间投入学习的人。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呢?
干货奉上!!!(全文一共3596字,建议先收藏再看)




一、单位时间内高效学习
1.学习环境MVP化(MinimumViableProduct)
MVP:minimumviableproduct是营销学中的概念意思是最小可行产品你的学习环境必须在满足你需求的条件下达到极简化,以减小环境对你学习过程产生的干扰。
比如: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查资料的需求,你可以直接把电脑的浏览器打开至搜索引擎界面。不要电脑桌面上的LOL图标暴露在你的视线中,因为娱乐并不是你学习时的需求。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最小的概念:
如果你喝水的需求就在桌面放一大杯白开水,不要放奶茶或可乐。
如果你有书写需求就在桌面放一支笔,不要放很多笔。
过于复杂的环境时刻都可能吸引你大脑的注意力,使大脑脱离当前的工作状态。



2.找到学习的可控感(controllable)
想想看,在准备开始一个学习任务时,是什么心理阻止着你开始学习,产生不想学、学不进去的心理?
“卧槽,这作业太难了,我实在不会做了。”“特么的,作业这么多,让我歇会儿在写吧。”【作业难、作业多】这样的心理占据着你的大脑,让你产生了不想学的冲动。
然而,【作业难、作业多】实际上是一种不可控感,你感觉自己掌控不了知识点、任务量。
而人类对于自己掌控不了的东西向来是逃避的。
所以要解决不想学、学不进去首先得找到学习的掌控感。
而找到学习掌控感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学习任务/知识点模块化-强化认知-逐一掌控。



就像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只学【汉语拼音】,汉学拼音就是你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模块,学会汉语拼音你才能认字,阅读理解。
老师的【反复教导】起到一个强化认知的作用。
期末考试几乎人人都都能【拿到一百分】,这就是逐一掌控了。
现在让你看一篇小学课文你会看不进去吗?你对阅读所需要的每个模块,都有一种很好的掌控感,也就自然而然能够读下去了。
网课期间,我在学系统解剖学时,老师经常给我们看实习课的视频。一节课下来,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我连最基本的人体解剖学方位名词只是记住了,老师讲的时候根本反应不过来。——不可掌控的因素太多。然后,我将我听不懂的原因模块化,每个模块反复强化认知,逐一解决。花了半个小时完全弄懂了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一点一点解决我的问题,后来开始能跟上老师上课的节奏,能跟着视频走。逐渐找到了对学习的掌控感,让我越学越爽,越学越有成就感。




3.学习方法推荐:费曼学习法(Feynman)
Icouldn’treduceittothefreshmanlevel.Thatmeanswereallydon\u0026#39;tunderstandit要是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大学新生也能听懂,那就说明你自己这个概念也是一知半解的。——费曼作为各个大佬强推的超级学习法——费曼学习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