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综合|又一地通报阳性!能否停止冷链食品进口?专家回应( 二 )


根据有关规定,输华冷链食品或其包装前2次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海关暂停接受该企业产品进口申报1周,被检出3次及以上的,暂停接受进口申报4周。
《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指出,要“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的同时,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避免货物积压滞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而实现“安全、有效、快速、经济”。
根据进口冷链食品物流特点,在完成新冠病毒检测采样工作后,分别在口岸查验、交通运输、掏箱入库、批发零售等环节,在其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都应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科学精准防控,完善追溯管理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直是我们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的重要经验。那么,面对进口冷链食品潜藏的疫情传播风险,应该怎么办?
采访人员梳理各地出台的相关疫情防控指导意见发现,重点环节、重点场所成为共同的关注点。尤其是对加工企业和冷库、农批商超、餐饮服务等重点场所,各地及时加强常态化疫情监测和风险预警。
【北青网综合|又一地通报阳性!能否停止冷链食品进口?专家回应】专家提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工环节和包装环节要特别注意原材料的消毒、检疫。运输、贮存过程中,冷库、车辆及工具都不得大意。销售过程中,集贸市场、零售企业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登记制度,从事食品批发的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销货登记制度,同时注意及时消毒。
冷链防控纳入常态化管理,对各环节作出细致规定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对进口冷链食品要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海关、交通、卫生、市场监管、地方政府及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分工被逐一明确。
“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吴尊友说,“在多起进口冷链食品引发局部新冠疫情后,国家不是简单草率地禁止进口冷链食品,而是把控制可能由进口冷链食品污染引发的新冠疫情纳入常态化管理,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以强监督促强监管,推动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以强监督促强监管,督促相关部门层层把关,压实监管责任,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天津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委纪检监察组监督推动驻在部门强化市场监管,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消毒证明查验制度。同时,督促落实全市进口冷链货品冷库和从业人员核酸检测“两全”部署,做好地毯式排查,将全市所有冷冻库都纳入数据信息平台管理体系,做到无遗漏、无死角。
当前,全球第二波疫情反弹势头明显,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必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将冷链铸成“安全链”。
来源:津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