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9天1.87亿 丹寨万达小镇走出非遗旅游融合之路

丹寨|9天1.87亿 丹寨万达小镇走出非遗旅游融合之路
图片

丹寨万达小镇通过景观空间再造和文化旅游体验 , 将非遗进行了舞台化表现 , 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 。 A特12-A特13版图片/企业供图
丹寨|9天1.87亿 丹寨万达小镇走出非遗旅游融合之路
图片

在丹寨万达小镇举办的“中国丹寨非遗周”活动 , 也是助力脱贫攻坚 , 促进丹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
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12条全国非遗旅游线路发布、非遗文创大赛……10月25日 , 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丹寨万达小镇落幕 。 9天时间里 , 30多场“非遗进景区”特色活动 , 吸引了26万余游客前来打卡 , 为当地带来旅游综合收入1.87亿元 。
2020年 , 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之年 , 也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 。 丹寨万达小镇作为万达集团包县帮扶丹寨的核心产业项目 , 举办规格高、规模大的非遗周 , 既是展示非遗保护成果、促进非遗技艺传承的重要举措 , 也是带动丹寨旅游产业发展 , 助力脱贫攻坚 , 促进丹寨乡村振兴的有力之举 。
从目前来看 , 中国丹寨非遗周成为全国推动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 更是房企在文旅地产方面难得的突破之举 。
丹寨万达小镇上演非遗盛宴
“自己平时喜欢非遗 , 听说丹寨举办非遗周 , 就自驾过来参观 , 一次看遍贵州非遗 , 真是大开眼界 。 ”非遗周的魅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 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这样表示 。
作为活动举办地 , 丹寨县是中国著名“非遗之乡” , 全县范围内纳入非遗名录的项目多达145项 , 其中国家级非遗7项、省级非遗21项、州级非遗34项 。 在此背景下 ,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侗少数民族文化为内核的丹寨万达小镇 , 聚集了丹寨17项省级以上(含7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此次非遗周期间 , 采访人员在丹寨万达小镇会议中心展厅的“黔地守艺——贵州传统工艺展”上看到 , 展厅内分为陶艺茶席、竹编木雕、织布刺绣等9个展区 , 现场展示了多个以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为主的非遗项目 。 包括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古法造纸、水族马尾绣、布依族服饰等23个非遗项目参展 , 共有7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到达现场 。
“这些非遗作品 , 充分贴合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 , 体现非遗活态传承的特性 。 ”现场 , 一位参与非遗展的业内人士称 。
从10月17日至25日为期9天的时间里 , 中国丹寨非遗周在丹寨万达小镇上演一场场非遗盛宴:既有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换届大会、中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发布、全国非遗文创大赛颁奖典礼等具有全国影响的会议、论坛和颁奖活动 , 也有落地丹寨万达小镇举办的“黔地守艺”传统手工艺作品展、展示贵州省代表性非遗项目的“非遗驿站”、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演出、黔东南苗侗医药文化展和传统戏剧展演、吃新节长桌宴等“非遗进景区”体验活动 , 吸引了全国爱好非遗的游客前来小镇观赏和体验 。
值得一提的是 , 作为本届非遗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届中国非遗文创大赛路演评审和颁奖典礼也在丹寨万达小镇举行 。 除此之外 , 10月18日 ,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起的“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征集宣传”活动入选线路亦全部亮相于中国丹寨非遗周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展 , 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树立了一批典型 。
贫困县“逆袭” , 外出打工的人回家乡了
“打造旅游扶贫的典范 , 是丹寨扶贫的最大亮点 。 ”赵罡点评称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扶贫 , 丹寨万达小镇是将贵州、黔东南州的特色文化产业归拢聚集 , 而不是单纯的旅游景点 , 除此之外 , 小镇还提供很多工作岗位 , 由此带动整个丹寨经济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