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特价版与拼多多:狭路虽相逢,殊途不同归( 二 )
下沉之争 , 本质上是产业带之争或许有人会说 , 淘宝特价版和拼多多的“殊途” , 怎么都会在C2M遇见 。 毕竟 , 下沉市场的争夺 , 本质上是产业带之争 。这边淘宝特价版凭借着C2M模式一路高歌猛进 , 那边拼多多模式却陷入了增长困境 。 于是 , 在5周年之际 , 黄铮不仅提出了硬核奋斗的目标 , 更是让拼多多从农业折返产业带 , 重新再推品牌计划 , 未来5年内开拓10000亿定制化产品增量市场 , 推出10万款定制化产品 。这表明 , 率先入局下沉市场的拼多多 , 开始跟随后来者淘宝特价版的节奏 , 也反过来证明了淘宝特价版策略的成功 。 即便同样做C2M , 与淘宝特价版相比 , 拼多多没能表现出前两年强劲增长的势头 。相较于工厂没有数据指导、先把东西造出来 , 再找渠道卖掉 , 卖不掉就打折促销、降价清仓的传统模式 , C2M的根本在于以数字化赋能产业降本增效 。淘宝特价版C2M模式为工厂提供数据指导 , 应该做什么样的商品、什么样的规格、什么样的属性 , 以及定什么样的价格 , 都有明确的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和供应链计划 , 能够帮助工厂快速提升开新款的能力 。得益于阿里的数字化赋能 , 让产业实现降本增效 , 使得制造商在低价售卖的同时 , 还能有利可图 。 这也是为什么 , 淘宝特价版能把电动牙刷做到9块9还包邮 。如今 , 在淘宝特价版上 , 已经聚集了来自广东的3C数码、浙江的百货、江苏的家纺、福建的纸品、河北的箱包等等一批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优质产业带 。截至目前 , 淘宝特价版已经联合了2000个产业带上的120万产业带商家 , 30万数字化外贸工厂正在不停歇地为消费者生产性价比好物 。 其中 , 年销售额过10亿的工厂就有13个 。而再次回到了C2M领域摸索的拼多多 , 相较之下暗淡许多 。 根据拼多多官方侧面的数据推算 , 一年半时间以来 , 参与拼多多‘新品牌计划’定制研发的企业只有1500多家 , 与淘宝特价版的百万商家、30万工厂不在一个量级 。 众所周知 , 拼多多并不缺流量规模 , 但却其数字化赋能上却是明显的短板 ,。在已有的产业优势之下 , 淘宝特价版更是通过“1元更香节” , 将已经跑通的C2M模式呈现在更多消费者和制造工厂面前 ,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与制造工厂 , 拉动整个C2M的良性增长 , 形成一个“自增强循环” 。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 , 我们应该看到 , C2M链条的两端 , 连接的都是最中国大地上最普通的群体 。 一端 , 是在数字化浪潮里迷失方向 , 积压着许多已经“不合时宜”产品的生产者;另一端 , 是下沉市场最底层的 , 内心渴望有优质的产品 , 身边却聚集着“雷碧”“康帅傅”“粤利粤”的普通百姓 。当C2M的大风刮起 , 真心实意地利用数字化技术 , 帮助链条两端大幅提升产业效率和用户体验 , 才是产业应该前进的方向 。蚂蚁虫——科技自媒体、企业战略分析师 , 虎嗅、钛媒体、艾瑞等多家科技网站认证作者 , 曾入围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体作者、2016年钛媒体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网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网年度作者、2019年驱动号年度作者 , 微信公众号:miniant-cn 。
推荐阅读
- 天天双11,日日618:解读拼多多新电商的飞轮效应
- 首次实现盈利,拼多多“拼”对了什么
- 马云背后的男人 揭开“钱多多”的神秘发家史
- 买27元东西,运费8991元?!淘宝客服:不违规
- 美团如果跟本地实体店联合,淘宝京东怎么应招
- 拼多多Q3财报:营收142.1亿元,年活跃买家数超7亿
- 一半中国人在用它!拼多多亏损已大幅收窄
- 为了让你在网上抢到菜,团团、多多、滴滴又打起来了
- 感谢马云感谢淘宝,双11红包太给力
- 腾讯女白领求助:女硕开发年包50w,拼多多UP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