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做错了什么?

2009年 , 一张PPT摆在马云面前 , 上面写着:我们要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 。当时和马云坐在一起的 , 有蔡崇信 , 有谢世煌 , 有曾鸣 。 尽管都是些见惯大场面的人物 , 他们看到PPT的时候也都没憋住笑 。 还是大老板镇静得最快 , 马云沉吟过后抬头说 , 两个奖一起拿 , 太难了 , 拿一个也行 。向马云做演讲的人叫胡晓明 , 4年前从光大银行跳槽到阿里巴巴 , 在公司金融条线工作 。 不久前 , 马云给他出了一道考题:做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 给在阿里巴巴上做生意的商家降低贷款门槛 。 这个项目被命名为阿里小贷 , 后来被整合为网商银行 , 成为蚂蚁集团的四梁八柱之一 。蚂蚁做错了什么?
图/视觉中国(蚂蚁集团CEO胡晓明)刚刚接了任务的胡晓明 , 为了找马云要人、要钱、要资源才写出这张PPT 。胡晓明聪明的很 , 他这张PPT是有典故的 。 1979年 , 孟加拉人尤努斯创办格莱珉银行 , 为无法在传统银行获得贷款的穷人提供小额贷款 , 在贫困人口众多的孟加拉国实现金融普惠 , 并因此在200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9年9月 , 马云宣布为尤努斯的银行提供500万美元 , 用以在中国四川和内蒙古复制格莱珉模式 。 胡晓明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出这张PPT可以说是颇有讲究 。商业逻辑当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谁的喜好 。 阿里小贷诞生的背景是 , 截至2008年 , 阿里巴巴的注册会员已达2970万 , 其中付费的“诚信通会员”已经达到32.7万 。 在阿里巴巴的信用数据库中 , 商户的信用记录最高者长达6年 。阿里巴巴用技术在庞大的用户群体中筛选出了一大批信用状况优质、现金流健康却并不宽裕的小微企业主 , 这让马云和胡晓明看到一个机会 , 这么多的优质信用数据能否去干点什么呢?阿里小贷的出现已是水到渠成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 , 不管格局多大 , 都想做两件事 , 一个是金融 , 一个是地产 , 马云也不能免俗 。 一位参与阿里金融早期工作的前员工表达的十分坦诚 , 阿里金融的初心就是想靠金融获利 , 只不过当年的阿里人创业还是有情怀在的 。 “虽然我们是放贷的 , 我们也是有梦想的 , 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 , 我们是要拿诺贝尔和平奖的 。 ”2010年4月 , 在胡晓明的主导下 , 阿里巴巴在浙江杭州以6亿元注册资本开设小贷公司 , 并向其平台上的商家发放贷款 。 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 , 通过阿里小贷发放的贷款超过260亿元 , 单日利息超过100万元 。 2011年 , 阿里巴巴又在重庆获得另一张小贷牌照 。重庆对于蚂蚁金服来说 , 无疑是第二故乡 。 由于当时当地特殊的监管条件 , 2013年重庆蚂蚁小贷注册资本直接飙至30亿元 , 并用2倍杠杆向银行贷款约60亿元 , 形成了90亿元的网上小额贷款 。 日后 , 蚂蚁金服的花呗和借呗就是从这90亿元中生长而来 。蚂蚁做错了什么?
图/视觉中国许多人都记得马云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 , 我们就去改变银行” , 这句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名言 , 时至今日仍不时被各界人士拿来反复咀嚼 。 鲜为人知的是 , 在做小贷之前 , 阿里金融内部曾有过一个创造一家银行的“一号工程” , 和建设银行合作申请一张网络银行牌照 。据曾参与过该项目的阿里巴巴前员工向AI财经社透露 , 在当年 , 阿里巴巴是想将阿里小贷、ToB、ToC的整个金融业务全部打包装进这家银行 , 这可谓是一个很宏大、很超前的目标 。但由于合作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 , 阿里巴巴与建行在2010年分手 , 这家银行也就化作泡影 。 按照当时的监管 , 民营企业要去申请做一家银行 , 它需要有一家国有银行背书 , 所以阿里巴巴做银行这条路暂时行不通 。 而当时也没有民营银行的牌照政策红利 , 被叫停也是理所当然 。“一号工程”的失败 , 无疑对阿里巴巴的金融尝试影响深远 , 此后阿里巴巴开始在金融市场中单飞 。 正是在这一阶段 , 马云先是完成对支付宝的整合 , 邵晓峰的CEO席位由彭蕾接掌 , 支付宝也被从阿里巴巴体系中剥离 , 万亿蚂蚁从这里起步 , 蚂蚁集团的早期投资人复星系、万向系、银泰系等均在这一阶段开始入局 。2014年10月16日 , 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最终定名蚂蚁金融服务集团 。并不让人意外的是 , 初露峥嵘的蚂蚁集团就聚集了极大关注度 。2014年春节刚过 , 成立9个月的余额宝就向外界宣告 , 募资已超5000亿元 , 这让余额宝的管理公司天弘基金一举成名 。 但余额宝的出现让银行家们略显尴尬 , 余额宝90%的资金是在银行的协议存款 , 但诸多储户已经开始远离银行 , 通过余额宝完成储蓄 。 这意味着 , 银行一方面需要与阿里巴巴合作 , 另一方面需要推出同类产品与之对抗 。 如何监管支付宝、如何监管蚂蚁金服成为金融界一大热门话题 。与此同时 , 蚂蚁金服又以ABS(基于资产的证券化)对花呗和借呗的资产进行循环融资 , 即以花呗和借呗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 , 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 , 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 。 用这种方式 , 仅仅用了4年时间 , 蚂蚁金服就吓了监管层一跳 。给马云批复网络小贷的时任重庆市长黄奇帆 , 曾在《结构性改革》一书中称 , (蚂蚁)与重庆的金融监管要求、国家银监会的监管要求基本吻合 , 问题出在 ABS 发行上 。 由于证监会没有规定 ABS 贷款资产可以循环多少次 , 凡是一个贷款余额拿到证券市场交易所发的ABS 债券 , 就可以循环发放贷款 , 往往几年里这样循环了40次 , 造成了30多亿元发放 3000多亿元网上小贷 , 形成上百倍的高杠杆 。2017年初 , 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整顿资管业务 , 在调查蚂蚁集团时发现 , 蚂蚁两家小贷公司的杠杆率已经达到100倍左右 , 到2017年6月 , 借呗的贷款余额达到1659.85亿元 , 花呗的贷款余额达到992.09亿 , 合计约2652亿元 , 早已超过重庆市监管部门要求的2.3倍杠杆率要求 。对此 , 监管层要求 , ABS发行次数上限最多为5次 。 此后 , 蚂蚁集团制定开放平台战略 , 向银行进行技术输出 , 提供风控、贷款管理、催收等业务 , 还向银行收取一笔服务费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蚂蚁集团促成消费信贷高达1.73万亿 , 比当年的100倍杠杆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02普通老百姓恐怕都没想到 , 蚂蚁常对外宣传的先进微贷模式和普惠服务 , 在其上市前夕成为监管和舆论“声讨”的靶子 。实际上 , 马云与监管最近一轮博弈从10月24日 , 他在外滩金融峰会的讲话宣告开始 。 当时他发表一番慷慨动情的演讲:“中国有很多大银行 , 更像是大江大河和血液的动脉 , 但是我们今天更需要湖泊、需要水塘、需要小溪小河” , “今天的银行延续的还是当铺思想 , 抵押和担保就是当铺” 。 意在呼吁监管机构要更加开放创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