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漏洞百出
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漏洞百出。 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漏洞百出涂鸦居士
我想说说初中教材所选的杨振宁教授的文章:《邓稼先》 。 课文《邓稼先》原文网址: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272725/山西省王学斌老师在《不传播偏见和仇恨是教育的最底线》一文中讲述了一件事:有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前来他们学校应聘 , 按规矩要进行说课 , 她所选的课文就是这篇《邓稼先》 。 王学斌老师说:讲到邓稼先的“爱国主义情怀”时 , 她突然说 , 我要让学生知道 , 我们如果有“原子弹”就可以“炸死”那些欺压我们的“西方列强兔崽子们” , 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 邓稼先就是帮我们发明了这种武器的科学家 。 ……她又数次提到要“炸死西方列强兔崽子们” 。 老师们在下面越听越觉得毛骨悚然 , 不寒而栗 。评课的时候 , 老师们的意见是:“我们应该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 , 用一种世界的眼光看问题 。 我们是中国人 , 也是世界人 。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 中国离不开世界 , 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 “和平和发展”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主流价值 。 不要用“小粉红”的心态引导学生仇恨其他国家 。 ”“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 , 不要在孩子心中埋下偏见 , 甚至仇恨的种子 。 历史是历史 , 现实是现实 , 未来是未来 。 过去不可改变 , 现在影响未来 。 如果我们希望世界各国未来不要相互欺压 , 而是保持和平和发展 , 我们现在就应该培养孩子对真、善、美的向往 。 他们认为 , “炸死西方列强兔崽子”这样的语言绝对不应该在学校课堂上出现 , 这是教育的最底线 。最后 , 老师们决定 , 因为价值观的原因 , 拒绝了这位前来应聘的老师 。我认为 , 这位老师应聘失败 , 实在有些冤枉 。 “炸死西方列强兔崽子们”这个号召 , 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 并非出自这位老师之口 , 而是顺应杨振宁先生这篇文章的逻辑而得出的结果 。 教师的价值观有偏颇 , 问题出在教材里 。杨教授虽然是个大科学家 , 但是 , 在这篇文章里 , 却没有体现出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 这篇文章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 但里面有很多内容不符合历史真实 , 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狭隘的爱国主义局限 , 文章内容也东拉西扯 , 写了大量与邓稼先无关的东西 。一、文章有多处描写不符合历史事实1、文章的第一句、第一段就有多处错误 。课文原文:一百年以前 ,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 , 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 只举1898年为例: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 , “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 , “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 , “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 , 前者“租借”25年 , 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 , 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历史事实: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 它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 , 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始于1900年5月28日 , 1901年9月7日 , 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束 。 为期一年零三个月 。 这两次战争都只延续一年左右 。课文勘误:按照历史学惯例 , 数十年才能称为一个时代 , 例如毛泽东时代、民国时代 。 而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入侵都只为期一年左右 , 不能成为一个时代 。 故课文称之为这一段时间为”甲午战争时代“、”八国联军时代“ , 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 除了杨振宁 , 我没见第二个人这么写 。这两次战争 , 清朝都被打败 , 割地赔款 , 留下无穷后患 。 但判断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 这欠准确 。 这只是两次败仗而已 , 丧师失地比较多 , 但放在历史上看 , 这些损失不是最惨重的 。 几十年后的抗日战争期间 , 日寇不仅占领了国都南京 , 而且侵占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 , 与前者相比 , 显然后者损失更加惨烈 。这篇文章在1993年8月发表在《人民日报》 ,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 , 八国联军入侵发生于1900年 , 距作者发表文章的时间只有九十多年 , 均非作者所写的“一百年前“ , 可见作者用词欠严谨 。德国强占胶州湾 , 是根据1897年11月13日签订的《胶澳租界条约》 , 此事并非发生于1898年;1899年11月(光绪二十五年十月)清政府和法国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 , 强占广州湾 , 此事也不是发生于1898年 。 这些时间点作者都有疏漏 。2、课文原文:今天 , 一个世纪以后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 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 , 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 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课文勘误:一、在二十世纪 , 新中国成立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这是地球上的重大事件 , 但将它视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 这不够客观 。 这个世纪至少有两大事件影响更大: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 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人民站起来 , 这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 一般以中华人民共国成立的1949年为标志 。 当时邓稼先正在美国读博士 , 一年以后才学成归国 。 故课文说”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 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 ”这一论断有失客观 。 邓稼先尚在美国读书的时候 , 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 后来他对中国发展核武器有功勋 , 但中国人民站起来与他没有什么关系 。3、课文原文: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 , 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课文勘误:具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 , 自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 , 中国再也没有受到外敌大规模入侵 , 完全结束任人宰割的历史的时间 , 应1945年算起 。 杨振宁先生将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时间看作中国”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 这是不准确的 。 难道1945年到1964年之间还有外国宰割中国的事实吗?说中国人民伴随“两弹”“新生” , 难道以前死过么?毛泽东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 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 ”杨振宁先生将中国制造核武器的作用过于夸大 , 认为我们民族全靠它摆脱任人宰割的历史 , 将核武器的爆炸视为民族的新生日子 , 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1964年 , 正处在惨绝人寰 的“三年自然灾害”结束不久;1967年 , 文革正在闹得凶 , 全国一片混乱 , 各地的武斗正打得不可开交 , 国家主席刘少奇正是在这一年含冤去世的 。 这是新中国最混乱的年代 , 哪里是什么“中华民族新生的日子” 。 杨振宁仅仅凭两个核弹就下这个结论 , 一叶障目 , 不见森林 , 看不见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民生大局 , 这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4、课文原文: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 他是当之无愧的 。课文勘误:原子弹和氢弹人称“千人一杆枪” , 它们的设计和制造靠上万名科学工作者的集体力量 , 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 邓稼先只是奠基者之一 , 除了他 , 著名的科学家还有很多 。 按百度百科的排名 , 两弹元勋名录有这些:1钱三强 , 2钱骥 , 3姚桐斌 , 4赵九章 , 5邓稼先 , 6王淦昌 , 7彭桓武 , 8程开甲 , 9黄纬禄 , 10屠守锷 , 11钱学森 , 12周光召 , 13杨嘉墀 , 14陈能宽 , 15陈芳允 , 16吴自良 , 17任新民 , 18孙家栋 , 19朱光亚 , 20王希季 , 21王大珩 , 22于敏 , 23郭永怀 。 这二十三个元勋 , 是若干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代表 , 缺了任何一个领域 , 两弹一星就搞不起来 。 其中 , 钱三强博士被人称为“氢弹之父” , 名列第一 。 邓稼先名列第五 。 所以 , 课文的原文“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这句话不准确 , 应再句子后面加一个“之一” , 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5、课文原文:1971年 , 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 , 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 , 恐怕要出惨案 。 而邓稼先去了 , 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 这是真正的奇迹 。课文勘误:1971年 , “四人帮”这个帮派尚未形成 。 "四人帮"这一称谓最先由毛泽东于1974年1月初在对江青等人的批评中提出 。 1971年 , 造反起家的王洪文当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 , 江青、姚文元、张春桥都在中央任高层领导职务 , 他们四人不可能一起去青海核武器基地批判围攻邓稼先等人 。6、课文原文:1971年8月16日 , 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 , 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 。 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 , 是稼先写的 , 说他已证实了 , 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 , 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 , 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 。 一时热泪满眶 , 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课文勘误:“整容”一词是指人在医院接受医生外科手术 , 改变自己原来的容貌 。 洗手间绝不是整容的好地方 , 作者也没有必要因一时激动而决定“整容” 。 作者只是去洗手间擦泪洗脸而已 , 用词不当了 。另外 , 这一段话也表现了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 邓稼先告诉杨振宁先生 , 没有外国人参与原子弹工程 。 这让杨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 。 若有外国科学家帮助参与 , 岂不是更好吗?说明我国得道多助 ,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 杨振宁先生何必如此排斥外国友人呢?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没有参考资料 , 当时身在美国的杨振宁很难写好中国保密人物邓稼先 。杨振宁先生1945年出国留学 , 1971年第一次回国访问 , 2003年归国定居 。 他长期在美国生活 , 从事科研工作 , 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不是完全了解 。 他与邓稼先自从1950年分别之后 , 直到1971年才再次相见 。 邓稼先从事的是绝密的核武器研究工作 , 不可能给外国的老朋友透露太多的研究内容和细节 。 杨振宁先生所写的这篇《邓稼先》传记 , 只能从公开发表的报纸里寻找资料 。 而邓稼先从事的是绝密工程 , 他的工作内容和细节不可能给新闻界透露出来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杨振宁写邓稼先 , 是一大难题 , 很难写得生动细致 。 何况 , 术业有专攻 , 杨振宁本身不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作家 , 他身在外国 , 又没有条件深入邓稼先工作的地方从事采访和调查 , 故文章难免写得比较粗糙模糊 。要写成这篇文章 , 杨振宁先生只好东拉西扯 , 写一些与邓稼先看似有点联系其实毫无关系的内容 。 貂不足 , 狗尾续 。 杨振宁写了奥本海默的一些内容 , 对邓、奥两人的处事风格进行比较 , 借以赞扬邓稼先隐忍、善良的性格 。 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 , 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 , 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 ”历史不能假设 。 更何况 , 杨振宁既没有参加美国原子弹发明 , 也没有参与中国原子弹制造 , 他不了解其中复杂的过程 , 贸然断言两人互换岗位 , 可能会一事无成 。 这断言过于武断 , 没有根据 。 作者这样写 , 对邓稼先的形象其实有损害 。 这段对比 , 是文章中的败笔 。 文章接着说:“当初选聘他们的人 , 钱三强和葛罗夫斯 , 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 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 ”这里就不符合历史事实 。 任用哪位科学家研制原子弹 , 是由国防部长等的高级领导决定的 , 科学家钱三强没有决定权“选聘”哪一位 。 当时 , 可能中国还没有“选聘”这一做法 , 只有“选用”和“任命” 。《邓稼先》一文大段引用了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杨振宁父亲小时候唱的《中国男儿》歌曲 , 这些跟邓稼先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 作者父亲喜欢的歌曲 , 作者的同学邓稼先未必喜欢 , 未必听到过 。 《吊古战场文》的主题是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 , 而邓稼先却是制造威力巨大的核武器的科学家 , 这引用很不恰当 , 对邓稼先的形象也有损害的作用 。三 , 结论《邓稼先》这样的文章 , 发表在报刊上是没有问题的 。 但是 , 将它选为全国中学生的语文教材 , 笔者认为这有失严谨 。 文章存在很多漏洞 , 有明显的历史知识谬误 , 还参杂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 杨振宁先生这篇文章 , 通篇洋溢着爱国精神 , 但是文辞不够典雅 , 文风十分浮躁 , 用词有明显不当之处 , 特别是过于夸张核武器的作用的观点 , 对学生有可能产生不好的影响 。总而言之 , 从义理、考据、辞章各方面来看 , 这篇文章都很不合格 , 将它作为课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 是不合适的 。
推荐阅读
- 中国智慧发现世界第一推动力
- 迷路的我们,终于发现了最终的归宿!
- 赵建:驴与象——一文读懂美国极简两党史
- 糖果妈妈|98岁杨振宁与44岁翁帆相守16年,只换来一套别墅“使用权”?
- 期待已久,这世界大变开始!
- 一文弄清123所985、211的高校特点及优势专业
- 史上唯一文人傲骨:为信仰,家簇被诛847人
- 杨振宁曾经看到《三体》,声称:我看不下去
- 我们是世界的功臣还是罪人?
- 一年花2万亿买芯片,如今买不到,悔不听杨振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