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励志!20岁的恩施小伙两年前走出大山来杭州 他如今已成为家里顶梁柱

就业|励志!20岁的恩施小伙两年前走出大山来杭州 他如今已成为家里顶梁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张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用抹布擦拭机器的照片在中粮集团工作群里被持续转发 , 中粮制罐有限公司副总叶祥兵极力表扬并在群里提出“应该给予嘉奖”!
这张照片里的主角 , 正是杭州轻工技师学院18机电班冯武 。
进入杭州中粮工程电气部实习近3个月 , 冯武渐渐适应了从校园到职场身份的转变 。他说:“谢谢杭州、恩施人力社保局与杭州轻工技师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与栽培!”
企业对冯武的评价很高 , 认定其为工作踏实 , 积极上进的棒小伙儿 。“冯武入职以来 , 非常快速的融入到电气团队中 , 一直以来虚心向老师傅学习 , 短短三个月时间已经能维修简单的产线设备故障 。”
技能扶贫 , 托起贫困家庭的希望
“是技能扶贫政策 , 让我学有所成 。”冯武感慨万千 。
生长在恩施芭蕉侗族王家村古寨牛栏坝的冯武 , 小学、初中每天无忧无虑上着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 冯武的父亲、母亲相继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了 , 年少的冯武只能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时值初三毕业的冯武在继续学业和外出打工间犹疑不决 。
黑夜笼罩下 , 灯光微弱 。渴望早点减轻家庭负担 , 内心又不想放弃学业的冯武告诉奶奶 , “我们班主任给我说了建档立卡的学生可以去杭州继续学习深造 , 能免学费 , 还有生活补助 。”
两人商量一番后 , 奶奶同意了 。冯武毫不犹豫用手机点开了学院的招生简章 , 并进入学院机电系18机电班就读 。
就业|励志!20岁的恩施小伙两年前走出大山来杭州 他如今已成为家里顶梁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知识改变命运 , 教育斩断“穷根”
杭州对口帮扶恩施的教育扶贫 , “这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 。”
最开始 , 由于家庭原因与风土人情变化 , 冯武不愿与人交流 。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 学院开展老师一对一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 进行职业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帮扶活动 。班主任老师胡建华时常找冯武谈心 , 鼓励和开导他励志成才 。
“让我站在讲台上代表机电班在全体湖北籍的同学面前发言 , 军训时班主任也叫我写稿子在数百名18级新生 , 还有军训教官和老师们面前发言 。”冯武腼腆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 “当时又害羞又自豪 。”
“班主任给了我很多学习机会 。不管是学知识 , 还是学做人等方面 , 都教会了我许多 。”被推举为团支书 , 在班里受过很多表扬的冯武眼里带着光芒 。
除了学院老师的关心 , 冯武也受到了“老乡”的关注 。2018年9月 , 恩施州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吴槐庆一行抵达学院看望慰问在此就读的恩施籍学生 。吴槐庆在学校食堂与全体恩施籍学生见面时就注意到了冯武 。
面对吴槐庆的关怀重视 , 冯武说道:“感谢恩施、杭州给了我这么好的学习条件 , 让我没有辍学 。”吴槐庆鼓励冯武努力学习 , 学成技能后争取留在杭州做一个“新杭州人” , 并与冯武相互留了电话号码 , 表示会持续关注其成长 。
就这样 , 冯武渐渐打开了心扉 , 之后的专业学习中也越发用心 , 每个学期都能拿奖——优秀团支书、优秀班干部、一等奖学金 。
就业一人 , 脱贫一家 , 福泽一代
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技能、顺利就业 , 学院根据恩施籍学生具体情况 , 采取精准帮扶对策 , 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进行精准教学 , 运用“职教+”的理念 , 利用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提高措施 , 着力打造技能扶贫“特色品牌” , 突出帮助学生学得一门专长技能的模式 , 同时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 并优先确保贫困学生就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