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轮DeFi起落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摘要: 泡沫之后 , DeFi 留下了什么?市场下一个机会和风口又在哪儿?
|从这轮DeFi起落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本文插图

摩根大通曾在 2017 年称比特币是欺诈 , 比郁金香泡沫更糟糕;而如今却表示比特币将与黄金竞争 , 长期有巨大上涨空间 。 从传销骗局到有机会撼动传统金融的重要创新 ,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行业发展迅速 , 每隔一段时间也都会产生一些风口 。
近期市场继 DeFi 大热后暂归平静 , 新的热点仍在孕育而未勃发 。 本文将梳理和反思今年由流动性挖矿引发的 DeFi 浪潮 , 并探究下一可能出现的风口和投资机会 。
DeFi骤兴 , 动了谁的奶酪?
DeFi 并不是什么新概念 , 当前 DeFi 龙头 MakerDAO 于 2017 年成立 , DeFi 鼻祖 BTS 更是 2014 年就已存在 , 但 DeFi 大火却是在 2020 年 。
4 月中旬 , 去中心化借贷 Compound 上线治理代币 COMP , 不到两个月就超越 Maker 成为 DeFi 市值第一 , 正式拉开 DeFi 2.0 时代的序幕 。 同期 ,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Uniswap 异军突起 , 凭借无需上币费冲击着中心化交易所 。 同期 , 年度最大黑马 Yearn.finance 横空出世 , 30 天走完比特币 8 年行情 , 43 天暴涨超万倍 。 DeFi 总锁仓量也较年初上涨了约 20 倍 。 当其盛时 , DeFi在币圈投资者中成功引发 FOMO , 甚至获得美国 SEC 等监管层的关注 。
然而 , 自九月中旬后 , 各大 DeFi 龙头项目一路领跌 , COMP、UNI、YFI 等较高点均跌去 70% 左右 , DeFi 瞬间宛如泡沫破裂 。 同时 , 假币横行 , 创始人套现砸盘 , 项目缺乏代码安全审计 , 智能合约留有后门…… , 各种怪象 , 层出不穷 , DeFi转瞬遭到币圈社区的口诛笔伐和看空做空 。
DeFi 其兴也骤 , 可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波热潮的快速消退?又是动了谁的奶酪 , 受到打击?其实原因很多 , 但如果梳理行情走势与消息面 , 就会发现最直接的反击要从中心化交易所的入局开始 。CEX 为避免资金外流、错失热点 , 在八月中下旬先是疯狂上线 DeFi 类代币 , 然后专门开设 DeFi 板块 , 甚至在热度面前放低了上币条件 , 助推 DeFi 热潮达到顶峰 , 但也加速了 DeFi 热潮退却 。
九月开始 , 众多 CEX 纷纷入局流动性挖矿 , 代用户进行 DeFi 理财 。 此举大大降低了交易者参与门槛和风险 , 使得原本充满风险的暴利 DeFi 项目逐渐回归正常的收益范围 , 原本的“二八效应”变成了“重在参与” 。
另外 , 伴随币价滞涨 , 流动性挖矿又进入到恶性循环:“挖-卖-提”模式下 , 大户通过提供流动性赚取代币 , 然后提取卖掉 , 这对币价再次形成抛压 。 二级市场购入者纷纷套牢 , 加上负面消息不断爆出 , 市场信心大失 , DeFi 热潮已然颓势难转 。
只有泡沫?正视DeFi背后的金融创新
为什么 Maker 以及更早的 BTS 没有形成引领一时的 DeFi 热潮?DeFi 只是又一个金融泡沫 , 没有任何价值吗?
其实 , 本轮 DeFi 的兴起绝非偶然 , 而是一场技术与产品驱动下的金融创新 。 DeFi 热潮的暂时退却 , 是由于先前投机过于严重 , 但并不代表没有支撑 。
先从金融创新谈起 。 借贷龙头 Compound 创新性地引入了治理代币 。 借贷双方可以通过提供出借资产和借资产来获得治理代币 。 治理代币的引入激发了市场的参与热情 。 Compound 这个应用中的资产提供数量和资产借贷数量都出现大幅增长 。
实际上 , Compound 业务本质就是融资融券 。 Compound 应用的活跃让数字资产交易更为活跃 。 用户可以从 Compound 类应用中以低息的方式借到数字货币 , 然后将其应用到能够获得更高收益的数字资产交易当中 。 数据显示 , DEX 龙头 Uniswap 在同期的交易量出现大幅增长 。
Uniswap 采用的【恒定乘积】模型 , 使用户可以直接在兑换池进行代币兑换 , 不仅改变了以往的订单簿交易模式 , 而且降低了做市的门槛 , 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某一个交易对的做市商 , 并分享手续费收益 。 这对于在 Compound 中成功融资融币的借贷者而言非常有吸引力 。 Uniswap 的创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一部分传统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和流量 , 这也是 Uniswap 较之前 DeFi 项目更为成功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