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黑洞|明天,科学家“天团”来赴约了!钟南山也将参会( 二 )



资料图:往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陈正宝 摄
拯救家园 需要各界携手应对
这个10月 , 一位诺奖大师离我们远去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南极臭氧层空洞发现者马里奥·莫利纳在家乡墨西哥城因心肌梗塞逝世 , 享年77岁 。莫利纳原本已应邀参加本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 并将在共同家园峰会上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重要演讲并参与圆桌讨论 。
【科学,黑洞|明天,科学家“天团”来赴约了!钟南山也将参会】莫利纳在上个月录制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视频演讲 , 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大气在气候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的作用就像一张毯子 , 并且像苹果皮那样薄 。但它将地球平均气温从零下18℃变成了零上15℃ , 这才是生命得以在这颗星球进化的原因 。”他生动描绘了气候变化产生的机理 。
“人类的活动正在改变气候 。现在的大气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1℃ , 气候变化比我们预期的更剧烈 。”从莫利纳的神情和手势中 , 不难看出这位顶尖科学家对人类共同命运和未来的关心及忧虑 。
“我们的孩子会遭遇什么?到那时候需要求生的是他们 。”他呼吁全球科学家和社会各界携手 ,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 保留一个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现在已经有一份协议叫作《巴黎协定》 , 是由联合国促成的 。在协定中所有的国家都同意为确保气候不会恶化而努力 。幸好我们达成了一致 , 整个社会能够通力协作 , 共同确保促进未来发展、社会进步 。”
在不少学者看来 , 科学共同体因为拥有对科学技术发展前景以及可能产生社会影响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 应当为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远见的判断 , 为国家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人类是否还有新的“诺亚方舟”?我们能否彻底解决“吃饭”问题?这些问号存在每个人的心中 , 而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 , “最强大脑”试图合力将问号拉直 。针对极端天气现象增加 , 洪水、山火等灾害频发 , 全人类和生物面临的共同威胁 , 本届论坛设立了共同家园系列峰会 , 从农业与粮食、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方面 , 多视角探讨人类不同族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希望倡导通过推动科学进步 , 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 , 促进共同发展 ,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秘书长王侯介绍 。
探索未知 结伴才能走得更远
论坛开幕前 , 新民晚报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携手 , 把向大科学家提问的机会交给了申城的中小学生们 。在脑洞大开的各种问题里 , 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 是黑洞 。格致初级中学预备(2)班毛宥民就关心:“如果黑洞中存在另一个宇宙 , 则当人类进入这个黑洞的宇宙后 , 为何在外人看来是被无限拉长了 , 死亡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 , 去年4月世界首张黑洞照片公布 , 轰动一时 , 也让我们成为史上第一代“看见”黑洞的人 。而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同样表彰了对黑洞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
这届论坛就请来了不少星际大航海时代的瞭望者 , 他们将共同揭开“超级黑洞”的神秘面纱 , 这其中包括了2020年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获得者谢普德·多尔曼 。他将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引力波峰会 , 与天文物理学泰斗们共同探讨宇宙的奥秘 。多尔曼是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项目(EHT)的创始人 , 而正是这项合作开天辟地地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图像 , 这张泛着橙光的模糊照片被称为“黑洞探索史上的里程碑” 。
“人们与黑洞研究的联系是如此紧密 。因为 , 黑洞是宇宙中最大的‘怪物’ 。它们是真正的毁灭引擎——有着吞天噬地的力量 , 任何一种光都不能脱离出来;而另一方面 , 它也是重生的引擎——能够轻松地在所有的星系 , 重新分配物质和能量 。”在多尔曼的眼里 , 黑洞是一种打破身份、地域的隔阂 , 将人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