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资讯|过度医疗、被骗保、产品性价比低……千亿宠物保险市场的大难题

_原题为 过度医疗、被骗保、产品性价比低……千亿宠物保险市场的大难题
消息资讯|过度医疗、被骗保、产品性价比低……千亿宠物保险市场的大难题
文章图片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李小反
编辑 | 蛋总
撸猫、逗狗已成为当代人繁忙生活中的一项“精神解压”活动 , 萌宠们带给主人的“心理治愈”让越来越多人选择养宠物 , 也让“宠物看病贵”逐渐成了绕不过去的话题 。 这时 , 宠物保险就成为了这些猫奴狗主们的刚需消费 。
“我们预测 , 中国未来最少有两三千万的宠物主人会成为宠物保险的用户 。 ” “小贴士Tips” CEO张笑天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
市场潜力巨大 , 也吸引了不少人进入宠物保险赛道 。 不过 , 这条道路可能没那么容易跑通 。 过度医疗、骗保、用户接受程度低、保险产品性价比低等问题 , 是长期以来横亘在从业者面前的几座大山 。
值得庆幸的是 , 随着新玩家的进入 , 行业内已经出现了一些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 有企业搭建了一套风控系统 , 帮保险公司解决产品研发、渠道选择、后续理赔等问题 。
行业内还有科技公司推出猫狗脸AI识别、鼻纹识别技术 , 来验证宠物的身份 。 另一方面 , 保险公司也在优化产品 , 试图降低保险的价格 。
在各方的努力下 , 宠物保险这一赛道 , 已经蓄势待发 。
1、赛道萌新芽 两年前 , 高云(化名)养的猫得了一场病 , 治疗费就花了上万元 。 这个费用抵得上一只低配版的爱马仕包 。 于是 , 她调侃这只猫是“猫中爱马仕” 。
消息资讯|过度医疗、被骗保、产品性价比低……千亿宠物保险市场的大难题
文章图片
图 / 摄图网 , 基于VRF协议
像她这样觉得“宠物看病贵”的人不在少数 。 在知乎上 , 不少铲屎官都在吐槽这个问题 。 有人发帖称 , “感冒发烧起步就几百块 , 犬瘟上千元起还不保证能治好 。 ”
《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 , 在养宠物的人群中 , 43%的宠物主人表示存在“看病贵”的问题 , 其中一线城市“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 占比49.5% 。
人有保险 , 看病时可以报销 。 那宠物 , 是否也可以买保险呢?创业者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 于是 , 这两年来他们开始往宠物保险领域发力 , 让宠物保险成为了一个新风口 。
“按照宠物保险结算标准来看 , 这是一个千亿级规模的市场 。 ”宠物健康管理平台“小贴士Tips”(以下简称Tips)CEO张笑天对「创业最前线」说道 。
其实 , 国内的宠物保险从2004年就已经出现了 , 最开始的玩家是传统的大型保险公司 。
不过 , 早期保险公司推出的都是较为简单的责任险 , 主要是赔偿宠物造成的第三者伤害的医疗费用及诉讼费用等 。
2004年 , 华泰保险推出“小康之家”家庭综合保险;2005年 , 太保北京分公司推出以主险形式出现的北京市犬主责任保险;2008年 , 深圳太平保险公司推出一份宠物第三方责任险......
直到2014年9月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才推出了一款宠物医疗保险 , 这相当于开辟了宠物医疗保险的新纪元 。 不过 , 公开报道显示 , 由于推广和政策的原因 , 产品面世不久就胎死腹中 。
从这之后 , 行业内也涌入很多新玩家 。 比如从宠物医保切入的“宠物之城” , 做宠物健康管理平台的Tips等 。
资本也纷纷入场 。 公开报道显示 , 2018年 , 宠物之城曾获得过两轮融资 。 去年4月 , Tips获得寒武创投、58心宠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 今年初又获得梅花创投的千万级融资 。
另外 , 宠物行业其他细分领域的玩家也盯上了保险业务 , 比如做主粮、医疗、服饰等玩家 。 他们主要是和保险公司合作 , 在做其他业务的同时售卖保险产品 , 或者将保险产品作为引流、维护客户的工具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 , 宠物保险这个赛道已萌发了新芽 。
2、宠物保险行业的难题 不过 , 即便宠物行业出现了新的苗头 , 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 但宠物保险这条路可能并不好走 。
从国内第一份宠物医疗险出现 , 至今已有6年的时间 。 宠物医疗保险行业始终不温不火 , 不仅保险公司基本处于赔钱的状态 , 国内宠物保险的覆盖率也小于1% , 远低于瑞典的40%、英国的25% 。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
首先 , 宠物医疗行业还没实现规范化运营 , 经常存在过度医疗的情况;加上宠物无法表达 , 就诊时只能依靠各种检查找出病因 。 宠物的药品、检查费用又比人高出很多 , 这就导致保险公司很容易亏本 。
其次 , 行业存在道德风险 , 即骗保问题 。 骗保也分为两种 , 一种是ID骗保 。
在用户购买宠物保险时 , 保险公司会要求上传宠物照片 , 或者宠物跟主人的合照 。 但是 , 很多宠物的毛色、长相极为相似 , 仅凭肉眼很难判断就诊的宠物是否为投保的宠物 。
于是 , 有些养了多只宠物的用户只买一份保险 , 几只宠物看病时轮流使用 。 甚至 , 还有恶意骗保的人利用这一漏洞 , 故意打伤宠物 , 或者给宠物食用有害的食物 , 从而骗取理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