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冷链物流物联网化之场景篇( 二 )
- 建筑面积大 , 径深深 , 层高 , 内部常态处于无线网络信号极差或无的情况 , 且不易施工走线;
- 建筑外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 内部隔间墙壁多采用组装保温板隔开(承重墙例外);
- 机器多 , 有的机器对食品生产温度控制要求极高 , 如速冻水饺生产所用的速冻机 , 需要保障管道内温度在-60度 , 才能保证水饺的速冻效果;
- 独立工作间多 , 不同工作间所需温度可能不同;
- 因为对象为食品缘故 , 工厂内部除温度湿度控制有要求外 , 在操作间还对空气质量有要求 , 工作人员进入时需杀菌操作 。
物流流通节点-仓库区域是冷链的核心仓储环节 。
根据企业的业务架构 , 可再区分为总仓、中转仓和前置仓 。 虽然在工厂内也往往带有仓储功能 , 但其核心功能为生产 , 因此未纳入这个环节 。
仓库是保管和保养物品的场所的总称 。
实际上 , 现代物流为了提升物流集约化水平 , 降本提效 , 发展的是不仅仅只有贮藏这种单一形式出现的仓库 , 更有发挥着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 , 这个场景就是行业常说的物流中心 , 同义词又可叫配送中心、发送中心、集运中心 。
上面的名称只是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所处领域、业务架构不同 , 建立了不同的分仓体系 , 对不同分仓区域给了不同的名称定义 , 比较普遍的定义是:
总仓(物流中心)是储存众多物品、且将储存周期稍长的众多物品送达配送中心的场所 。
其特点是:位置处于物流的中游 , 是制造厂仓库与配送中心的中间环节 , 一般离制造厂仓库与配送中心较远 , 为使运输经济性 , 采用大容量汽车或铁路运输和少批次大量的出入库方式 。
中转仓(配送中心)是储存众多物品、且将储存周期较短的众多物品配送给众多零售店(如专卖店、连销店、超市等)或最终客户的场所 。
其特点是:其位置处于物流的下游;一般储存物品的品种较多、存储周期短;为使零售店或最终客户不设库或少设库以及不设车队 , 具有强大的多客户、多品种、多频次少量的拣选和配送功能 。
前置仓起步于生鲜电商 , 其是根据社区选点 , 进行<5公里范围划圈设立仓库 , 离门店最近 , 最前置的物流仓储节点 , 根据数据分析和自身供应链资源 , 选择适合的商品 , 由总仓/中转仓配送至前置仓 , 前置仓将商品送至消费者或是门店 。
其形态可以是独立仓 , 也可以是前店后仓、仓店一体模式 。
本文插图
上面三种仓库的设立 , 对于做为货主方的企业来说 , 有可能只是在业务架构上的设立 。
在商业运营上 , 各级分仓仓库的建立更多是以共享仓库租赁的方式操作 , 企业根据需要在业务路由上租赁仓库主的某一片仓库区域使用 。 这有可能租用整个独立温仓 , 也可能和其他货主方企业共用一个温仓 。
这种方式在经济成本管控上 , 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 但也同样带来了管理上的问题:
- 仓库管理上 , 由仓库主的管理人员和现行管理办法管理 , 这些并不在货主方的管理体系内 , 仓库内的货物温度控制、货物码放 , 货主方无法实时有效确认是否达标;
- 在温度的确认上 , 仓库主常以制冷机组温度是否达标为主 。 实际上 , 制冷机组温度探头常安装在制冷机回风口位置 , 而一个独立温仓空间内的温度 , 受到制冷机性能、仓库空间分布 , 货物堆放情况影响 , 温仓内不同角落的温度是存在差异的 , 普遍出风口温度最低 , 门口温度波动最大 。 温仓所控温度越高 , 温差变化越大 。
- 使用过程需适应租赁仓库的现有空间结构和部署 。 在仓库施工上 , 若涉及对墙体 , 电气内容的改动 , 很大程度上需以仓库主意见为主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