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张继强:放眼全球,中国股、债相对优势仍存

历史由无数个偶然事件驱动 , 但历史的发展方向又存在必然性 。 在2020年这一个特殊的年头来理解这句话 , 别有一番滋味 。
【疫情|张继强:放眼全球,中国股、债相对优势仍存】变局在疫情中加速
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我们都将是亲历者 。 过去四十多年 , 中国加入全球经济大循环 , 推动全球形成了“美国消费研发-中国生产-资源国”的三角分工体系 , 提升了全球的总需求和经济效率 。 中国凭借劳动力等优势降低了成本 , 进而促成了以高增长、低通胀为特征的大稳定时代 。 中国在这一过程中 , 构建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 解决了就业、技术和资本不足等问题 , 堪称最大的受益者 。
当下旧有的体系正面临诸多挑战 ,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种不平衡和贫富差距问题 。 以美国社会为例 , 东、西海岸在资本、科技领域均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 而中西部产业工人境遇改善缓慢 。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故事也在美国上演 , 加上科技对人力的替代 , 互联网与新媒体之下的长尾效应导致“赢者通吃” , 不满情绪在政治上的宣泄造就特朗普现象 。 而贫富差距拉大之后 , 富人花不完、穷人没钱花 , 导致全社会消费倾向降低 。 更严重的是低收入人群无力进行长期人力资本投入 , 仅能维持基本消费 , 阶层由此进一步固化 。
追求效率还是公平是社会运行的两大主题 , 但全球在解决不平衡问题的方式上是无力的 。 欧美日更多通过货币政策放水加以应对 , 但药效却在边际递减 , 负利率盛行就是明证 。 过犹不及 , 宽松的流动性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 反而催生了资产泡沫 , 金融风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贫富差距问题却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剧 。 传统欧美政策制定者崇尚短期利益至上 , 不愿接受熊彼特倡导的创造性破坏 , 痛苦的结构性改革成本高 , 既得利益群体阻力大 , 效果往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目前 , 全球经济出现了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负债“三低一高”格局 , 政治上极端主义、保护主义盛行 , 地缘上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构 。 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 必然向社会问题、地缘问题蔓延 。 全球及美国内部矛盾的外溢以贸易摩擦等形式加以体现 。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偶发事件加速了这一进程 。 疫情本身导致了经济“休克” , 人流、物流出现大面积停滞 , 物理距离要求越近的行业受到的冲击越大 , 如餐饮、航空、旅游等 。 各国纷纷启动逆周期对冲手段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 , 通过政策宽松的确定性对冲疫情的不确定性 , 维持社会及居民、企业部门的基本生存能力 。 在这一过程中 , 各国宏观杠杆率都出现了快速攀升 。
但疫情并未促成全球合作抗疫 , 大国之间的摩擦从经贸向其他领域蔓延 。 在货币政策刺激的过程中 , 政策制定者期待的“涓滴效应” , 即资金向全社会逐步渗透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 反而是科技巨头和资产所有者再次受益 。 当然 , 疫情在经济、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冲击 , 比如消费方式 , 加速线上消费、线上交流 , 科技、医药等行业也是受益者 。
值得重视的是 , 全球经过疫情洗礼之后都在重新审视原有的产业链与价值链 。 过去四十年 , 全球贸易的设计是按照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原则 。 疫情冲击提醒我们 ,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某一个环节断裂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瘫痪 。 叠加贸易摩擦的扰动 , 各国都准备重构产业链 。 稳定性、安全性权重提升 , 本土化及围绕终端市场构建产业链的趋势正在隐现 。 产业链重塑一旦开启 , 将从外部对中国构成巨大的潜在挑战 。
“双循环”与破局
靠货币刺激饮鸩止渴长期看行不通 , 中国早在2016年就启动供给侧改革 , 开启了痛苦但必要的经济结构调整之路 。 如果没有过去两年去杠杆、化解风险 ,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将大打折扣 。 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了“双循环”理念 , 正是基于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判断 。 “国内大循环”的提法中 , “国内”针对的是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格局 , 问题在于经济结构存在脆弱性 。 “大循环”对应要素的更充分流动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 不难看出 , 构建“双循环”是外部环境变化使然 , 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