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文|谢霆锋旗下15家公司基本不赚钱,最吸金的是出道时买的几个门面( 三 )


截至目前 , 谢霆锋(英文名TSE,NICHOLAS)共在香港注册了15家公司 , 其中最为出名、同时也是谢霆锋目前专注于的 , 正是锋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锋味) , 成立于2017年8月 。
在2019年的一期财经专访节目中 , 谢霆锋曾透露 , 锋味这家公司和节目 , 从他介入时开始 , 每年有2个多亿的流水 , 并且也绝对有盈利 。
最热文|谢霆锋旗下15家公司基本不赚钱,最吸金的是出道时买的几个门面
本文插图
但被问到锋味有没有上市的打算时 , 谢霆锋表示 , 上市并不是一个品牌该有的最终目标 , 最终目标是让大家心目中觉得这是一个可靠的品牌 。
从增持特步到创办PO朝霆 , 到后来PO朝霆的几经易手 , 再到数字王国小股东 , 还有现在的锋味 , 谢霆锋确实并不急于利益的变现 , 更像是通过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 来完成不同阶段的自己 。
为啥这么“佛系”?
2012年 , 谢霆锋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过一次演讲 , 那是他第一次以公司CEO的身份参加活动 。
谈起自己第一次创办后期制作公司的经历 , 谢霆锋特意强调 , 虽然当时抵押了房产、几乎投进全部身家 , 但绝不是不顾一切的“赌博” 。
创业前 , 谢霆锋是有计划的 。 他先后签约了3部电影、2个广告和3个MV , 这些工作可以预支他一年半的生活费 , 即使创业失败 , 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
如今的谢霆锋 , 虽然拥有后期制作、餐饮等多家公司 , 但从变现的角度看 , 最能“吸金”的 , 还是谢霆锋本人的演艺事业和他很早前购入的房产 。
2011年 , 谢霆锋凭借电影《线人》 , 首次获得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 。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 , 成为影帝之后 , 谢霆锋片酬高达1600万港元 。
同年 , 谢霆锋和英皇的合约再续8年 , 续约费达到3亿港元 。 2013年 , PO朝霆的收入大约为8500万港元 , 谢霆锋光续约费 , 就是公司收入的3.5倍 。
除了演艺工作带来的收入 , 谢霆锋在房产方面也有不少投资 。
谢霆锋曾经透露 , 从19岁开始 , 所有拍戏赚的钱都是投资房产 。 理由是 , 自己不懂其他东西 , 但觉得“砖头不会走” 。
据媒体报道 , 谢霆锋拥有香港中环摆花街26号铺、28号铺以及摆花街壹号广场地下6号至8号铺 , 因此 , 被称为“摆花街铺王” 。
近年来 , 摆花街租金有所下降 , 谢霆锋持有的摆花街28号地下及阁楼 , 2019年租金约为113万港元 。 摆花街26号 , 如今的月租约为7.3万港元 , 巅峰时 , 这个店铺每个月的月租达20万港元 。
可能也正是自身演艺工作的收入和房产投资的收入 , 给了谢霆锋“底气” , 让他并不急于在商业上变现 。
除了赚钱 , 商人谢霆锋似乎更想证明自己 。
最热文|谢霆锋旗下15家公司基本不赚钱,最吸金的是出道时买的几个门面
本文插图
谢霆锋为名下的PO朝霆制作公司拍摄宣传片
创业做PO朝霆时 , 父亲谢贤并不看好 , 但谢霆锋还是不顾家人反对 , 坚持创业 。 谈到这件事 ,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这就是我 , 很叛逆 , 希望证明他们说的是错的 。 ”
作为“星二代” , 谢霆锋可以说是在所有香港人和媒体的注目下长大的 。 有人这样评价香港人对于谢霆锋的态度:“最严格 , 但也最宽容” 。
顶着“谢贤的儿子”身份进入娱乐圈 , 谢霆锋开始得并不顺利 。 最早几年 , 只要他登台唱歌 , 台下总是嘘声一片 。 最夸张的一次是 , 台下的观众集体把荧光棒朝他扔去 。
谢霆锋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 但别人越质疑 , 他就越叛逆 , 也就越想用成绩证明自己 。
1998年 , 入行没多久的谢霆锋拿到了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 回家后 , 他跟父亲谢贤说:“你总跟我说自己拍了几百部电影、几百部电视剧 , 你有没有拿过金像奖?”
十二年后 , 谢霆锋成了金像奖影帝 。 颁奖典礼上 , 他回想起自己拿新人奖时跟父亲说的话:“我不知道为什么说那些话 , 希望你原谅当天一个不知天高地厚、不懂礼貌的小朋友 。 ”
作为歌手、演员 , 谢霆锋已经证明了自己不只是“谢贤的儿子” 。 但要证明自己是一个会赚钱的商人 , 他仍然有不少路要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