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一刀!澳大利亚每年赚中国7200亿 还四处泼脏水( 二 )
这四家企业占据了澳洲对中国澳洲肉类出口的35% ,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 随着出口肉类的失败 , 可能会导致近35亿澳元(约合152亿人民币)的澳洲红肉行业的出口贸易落空 。
除了这些人的生意受影响 , 还有些人忧心忡忡 。
比如 , 大家经常喝的一个红酒——奔富 , 它也是澳大利亚的 , 正在计划明年分拆上市 , 母公司富邑集团的收入增长几乎全是中国市场贡献的 。 他们担心 , 一旦中国禁止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 , 就会对富邑集团造成毁灭性打击 。
而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最多的留学生和买房客 , 这半年受疫情影响也是直线往下掉 , 澳大利亚的专家已经预测悉尼房价要大跌30%了……
03
这些限制政策看着很密集 , 不过确实在过去十几年里反反复复出现很多次了 , 作为大客户 , 澳大利亚跟中国的关系很有意思 。
其实双方是有过蜜月期的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 中国推出了4万亿计划 , 开始大搞基建 , 对钢铁煤的需求都大幅提振 , 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澳大利亚 , 他们也成为危机中唯一未现严重衰退的西方发达国家 , 还迎来了三年GDP的高增长:
文章图片
这期间 , 澳大利亚国内都在说 , 之所以幸运全靠中国 。
到了2019年 , 澳大利亚卖给我们1039亿美元(7273亿人民币)的货 , 占全部出口的38.2% 。
文章图片
出口额前三名分别是中日韩 , 但中国远超日本一倍多 。
近年来中国在农产品上实行了买买买的策略 , 小麦大豆肉类进口量都在上升 , 尤其对于牛肉的进口越来越多 。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 大型农场养牛种大麦都很方便 , 正好对上中国的需求 , 收入越来越多 。
04
一般人不会对大客户动不动就吆五喝六的 , 这也就成了一个谜 , 为什么经贸往来如此频密 , 关系却越来越差?
原因众说纷纭 。
比如有人认为澳大利亚只是想挣钱 , 骨子里是瞧不上中国人的 , 像上个世纪初澳洲大陆搞大开发的时候 , 移民政策当中就有一条要求“欧洲血统” , 后来华人劳工也被运过去参与开发 , 却一直受到严重不公的对待 , 活儿干得最好最多 , 收入待遇最差 。
文章图片
高晓松也曾经在自己的节目里谈到自己的观感 , 认为在那么多移民国家当中 , 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最严重的 。
新冠爆发期间 , 歧视就更严重了 , 墨尔本东部的一位澳大利亚永久居民、华侨杰克逊(Jackson)一家近日连续两晚遭到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种族歧视攻击 。 车库门口被人喷上了种族歧视的话语:
文章图片
还有人认为 , 关系不佳是因为澳大利亚患上了“中国焦虑症” , 自从2017年开始 , 澳大利亚开始对中国的实力感到担心 , 担心经济安全“过于依赖中国” , 这样迟早会付出代价 , 澳大利亚政府更多地希望取悦美国并为此不断努力 , 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奇葩状况 , 像4月份 , 上半个月在高度赞扬 , 下半个月就变成了各种抨击 。
05
只不过 , 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 挑事的人中政客居多 , 着眼现实的人还是更多一些 , 毕竟大家不都是靠动动嘴皮就能生存 。 澳大利亚和美国一样是联邦制 , 地方自主权很大 , 有时候跟联邦政府还不是一条心 。
此前维多利亚州政府就和联邦政府杠上了 , 因为维多利亚州参与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 说白了就是和中国“走得很近” , 联邦政府非要批评它违背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利益 。
推荐阅读
- |龙迅股份业绩增长的背后
- 居委会大爷|信用卡不能这么刷,背后风险不容忽视
- 品牌观察官|小霸王退市、南方黑芝麻“糊了”,传统国货衰落背后的品牌反思
- |国人“不愿生”背后,无非就是没钱,国家出手了
- |中国出手了!一记重拳告诉澳大利亚,对华输送有害生物,绝不姑息
- 中年|电动化转型的背后,是谁也逃离不了的焦虑
- 舰载武器杂志|澳大利亚威胁将中国告上世贸组织,媒体:太把自己当回事
- 坚果棒|玛氏、好丽友入局能量棒背后:行业仍处混战局面
- 创业邦|天猫订单总量23.21亿单!快递员却辞职不干,双11背后的快递暗战
- 创投|观察眼丨引幼鲸入海:高交会背后的深圳新一轮创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