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和你|是时代的悲哀,《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
看了很多遍《父母爱情》 , 第一次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隐喻 , 那些藏在时代里的悲哀 , 太疼了 。
【小Q和你|是时代的悲哀,《父母爱情》原著与剧版对比: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第一次看《父母爱情》的时候 , 被剧中安杰和江德福的细腻爱情所打动 , 生活化的细节让观众一再沉迷在剧情当中 。
再看《父母爱情》 , 从弹幕中看到了剧中的那些不够美好 , 有人评判江德福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但我却依旧觉得所有一切是人之常情 , 并无可批判 。
直到看了原著以后 , 才真正的明白这本书想要表达的内容 。 作为1996年全国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1997年“中国文学选刊奖” , 《父母爱情》的细节更多的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 。
直面真相 , 需要勇气 , 面对现实 , 是让我们更理性的向前走 。
在《父母爱情》这本书中 , 我看到了江昌义欺骗江德福的痛 , 也看到了江昌义对于母亲的申诉 , 更看到了安杰和常人一样的虚荣心和小市民形象 。
江昌义是大多数人比较讨厌的角色之一 , 可是对于安诺来说 , 他就是最好的 。 原来对与错的界限从来没有那么明显 , 站在不同立场看问题 , 就会有不同的见解 。
作者刘静 , 写了《父母爱情》这本书 , 后来在拍剧版的时候也写出了新的剧本 , 但是从剧本中我却看到了书中同样的影子 , 作者将另一部小说《飘落》的情节写在了剧版的剧本当中 。
但是根据真实改编的经历 , 却改变不了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 尤其是剧中三个农村女人的悲剧 , 让人看到了那个年代农村女人的无助和悲哀 。
文章图片
选择背叛的张桂兰 , 她的不坚持 , 可以理解 , 但不能被原谅 。
剧中的张桂兰 , 是江昌义带给江家悲剧的源头 , 镜头中不曾出现几次 , 但却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 成为江德福一生的污点 , 更是江德福一生痛恨的对象 。
而书中的江昌义 , 却义正言辞为自己的母亲张桂兰正名 。 歌词里唱:“车马慢 , 一生只够爱一人” , 但是车马慢可以保证爱情 , 也可以摧毁感情 , 一如等了江德福四五年的张桂兰 。
张桂兰于江德福而言 , 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无奈 。
除却书信不通 , 更多的是不爱 。 当一个人爱着一个人的时候 , 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会想尽办法书信 , 这才有了车马慢 , 一生只够爱一人的美好 。
可是新婚之后 , 江德福就走了 , 一走就是四五年 , 音信全无 , 生死未知 。 张桂兰最初的三四年 , 是等过江德福的 , 只是没能坚持到江德福的回来 ,
她的不坚持 , 是可以理解的错 , 但却不能成为江德福原谅她的借口 。 他将她赶回了娘家 , 连一纸休书都没有 ,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 , 张桂兰带着江昌义 , 定是受尽冷眼 。
被赶回娘家的张桂兰 , 没有再嫁 , 所以江昌义言语之中始终维护着母亲张桂兰 。
“但如果她守了妇道 , 你父亲回来就不会休掉她吗?你父亲肯把一个裹小脚的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女人带进城市去吗?你说 , 会吗?”
这个问题 , 我们都没有资格回答 。
但是江德福最小的女儿 , 也就是《父母爱情》的作者 , 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 , 却深感惭愧 。 作者的没有的答案 , 或许是让我们自己去深思 。
之前在写张桂兰的时候 , 我看到了很多读者分享了自己家庭的故事 , 在那个年代 , 确实有很多女人在等待中被遗弃了 。
所以 , 我始终觉得张桂兰的选择可以理解 , 但不能被原谅 。
文章图片
体弱多病的张桂英 , 她的付出 , 没有得到回报 。
看剧的时候 , 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 , 江德福和安杰生育了好几个孩子 , 但是汪海洋却是独生子女 , 在那个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 , 独生子女可是非常少见的 。
推荐阅读
- 企业观察报|企业家应该关注的四个认知规律,不确定时代
- 小陈茶事|“蹭”时代,扒一扒茶圈中的那些蹭茶客,蹭热点、蹭流量、蹭网络
- 叶飞飞情感小站|就是想和你在一起,别不懂,女人给你这5个“小暗示”
- 黄栗子Ye|她会爱上和你在一起的感觉,然后爱上你,和女生约会这样聊
- 小彭来给您解惑|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其实和你的行动力息息相关
- 可可酱|就会有人和你交心;人若失信;谁都会对你死心。早安,若诚信
- 氧气和你|你弟弟要订婚了,你赶紧搬出去”“妈,房可是姐买的”,“女儿
- 情感疗心社|正是新时代象征的爱情,中国金王与女海归相差25岁的忘年恋
- 情感一线书|你出五万给小姑做陪嫁吧”“阿姨,我和你儿子还没结婚”,“儿媳
- 两颗西柚|有时候也不想上班,我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