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日报|《武平的味道》( 二 )


闽西日报|《武平的味道》
本文插图

来源:网络
簸箕粄的来源 , 据说要追溯到西汉初期 , 南武侯织带着他的闽越子弟 , 在武平这片蛮荒之地开疆辟土 , 建立南海国 , 闽越子弟到武平后 , 十分想念家乡的美食 , 于是用米浆代替面粉 , 做起了簸箕粄 , 解了嘴馋 。 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主力红军三进武平时 , 簸箕粄还成为将士们分享的一道美食 。
我在小城生活近三十年 , 对簸箕粄情有独钟、百吃不腻 , 价格也一直未见上涨 , 直至去年才从三十年前的一块钱一份涨到现在的一块五一份 , 但却亲眼见证小城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 , 古武高速建成通车 ,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 去年9月 , 龙龙铁路(龙岩至龙川铁路)龙岩至武平段项目开工建设 , 2023年底建成通车 , 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武平县铁路空白 , 助力武平小城高质量发展腾飞;县城扩容提质 , 城区规划区从原来的11平方公里拓展到15平方公里 , 城变大了、路变宽了、楼变高了 , 灯变亮了 , 水变清了 , 平川河上架起四、五座廊桥 , 刘亚楼将军广场、文博园、平桥翠柳、千鹭湖湿地公园、尧禄3D墙绘、云寨仙女湖、河滨休闲漫道……一个个成为网红旅游景点 , 全国文明城市和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两块金字招牌让武平县城变得格外精致和美丽 , 从武平大道的车水马龙、人流熙攘 , 到东大街的商号荟萃、繁华旖旎 , 从碧水公园晨雾间的啾啾鸟鸣 , 到县城河滨文化广场傍晚响起广场舞的旋律……诉说着这座小城满满的幸福感 。
闽西日报|《武平的味道》
本文插图

晨雾中的县城丨钟文泉 摄
2017年 , 武平县凭借气候独特、生态优质 , 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多样 , 休闲旅游四季皆宜等诸多特点 , 成为全国19个“中国天然氧吧”之一 , 也是福建省首个获此称号地区 , 加上这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 , 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 , 簸箕粄淳朴的味道彻底征服了他们的味蕾 , 成为旅游团餐桌必点的首道小吃 。
出门的游子 , 在外飘荡久了 , 日益思念家乡的美食 , 于是就用改装的铝板 , 做成简易的工具 , 自制米浆、馅料 , 煎制葱油 , 簸箕粄做得像模像样 , 寄托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简单的快乐与满足 。
几年前我到福州省直单位挂职 , 一个闲暇的冬日 , 到北大路一家做生意的老乡店里小坐 , 或许是乡愁 , 或许是簸箕粄那特有的口感勾起了舌尖的味蕾 , 说起好久没吃簸箕粄了 , 老乡一家也似有同感 , 禁不住诱惑 , 老乡停下手中的生意 , 搬出做簸箕粄的家什 。 不一会 , 主人备好了馅料 , 开始忙活起来 。 暮色降临时 , 一大盘鲜香可口的簸箕粄端上桌来 。 配上香甜的米酒、一碗浓浓的福州鱼丸汤 , 简直是人间美味 。 吃着这样的小吃 , 让我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小城 。 在繁华的都市里 , 一个寒冷的夜晚 , 几个操着武平口音的汉子 , 围坐在一起 , 大碗喝着家酿的米酒 , 吃着小城的簸箕粄 , 划拳喝酒 , 是何等的快乐 。
闽西日报|《武平的味道》
本文插图

武平中山古镇丨钟文泉 摄
划拳声中 , 乡愁在升华 , 城市的寂寞也荡然无存 。 感觉那年的冬天不太冷 , 远离家乡的辛苦和劳顿在家乡小吃里消融化解 。 看着街上那些灯红酒绿 , 内心格外安静踏实 , 就好像远离家乡的人突然间回到家乡 , 闻着家乡泥土的芬芳 , 是那样的真实和温暖 , 吃着簸箕粄 , 我似乎从来都未曾离开过武平 。
巧的是 , 去年 , 我调到文联工作 , 上班地址就在文博园 , 站在这里 , 每天俯视这座朝夕相伴的城市 , 忽然想起雪小禅说过的话:爱一个地方就像爱一个人 , 时间越长爱的越深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