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从老照片看茅台厂门变迁:峥嵘岁月从三家烧房起步
北京联盟_原题是:看茅台厂门变迁老照片 , 当年他们太"南"了
来源:茅台集团融媒体中心
文章图片
历史上的茅台酒曾几次遭受战火摧残 , 清同治元年(1862年) , 战乱过后的茅台镇 , 各酿酒烧坊开始百花齐放 , 茅台镇上的"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私营酿酒烧坊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 茅台酒的生产也开始了复苏 , 留下了永恒的美好记忆与岁月的味道 。 这道古朴的大门 , 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 , 见证了茅台的过去 , 记载着茅台的开始 。
1951年11月开始 , 中共仁怀县委、仁怀县人民委员会先后赎买、接管"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私营酿酒烧坊 , 成立了"贵州省专买事业管理局仁怀茅台酒厂" 。
文章图片
建厂初期 , 茅台酒厂的生产条件十分恶劣 , 国家投资拨款4.3亿元(人民币旧币) , 通知仁怀县所属各区仓库将所存的小麦运送到茅台仓库 。 在工人半工半农的情况下 , 茅台酒厂蹒跚起步 , 在艰苦的岁月中 , 留下了创业足迹 。
文章图片
50年代末 , 三年自然灾害大家惶惶不安 , 茅台酒产量和质量受到了影响 。 1964年 , 茅台试点科研小组带头人、轻工部食品局工程师周恒刚 , 带着试点工作组连夜加班 , 开展"两期试点" 。 经过十四个月的不懈努力 , 茅台酒的质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高 , 为以后茅台酒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发展开了好头 。
1966年起 , "两期试点"无法进行 , 生产工作举步维艰 , 但茅台酒厂依旧艰难地保持了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 1978年 , 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 , 茅台酒厂终于摘掉了从1962年开始连续亏损16年的帽子 , 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
文章图片
茅台人相信 , 历经艰辛总会遇到光明 , 尽管河边的旧厂大门早已经没有光影 , 但这座改建后的河边新厂大门依旧诉说着茅台酒厂的传奇故事 。
1979年 , 茅台酒厂获贵州省轻工业"先进文明单位"称号 , 茅台酒第三次获得"国家质量奖"金奖 , 逐项殊荣为茅台插上腾飞的翅膀 。
1985年3月 , 实行厂长负责制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茅台酒厂 , 乘势而上 , 于1987年2月 , 从全国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 , 进入了国家二级企业 。 经过一路披荆斩棘 , 茅台披上耀眼的荣光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伴君终老|协鑫集成:站在风口上的光伏概念起飞 ,新能源中的贵州茅台
- 中新经纬|存货亏空案终结!“西北茅台”被罚30万,能恢复上市吗?
- 读职场|贵州茅台市值泡沫极度严峻
- 茅台酒|稀缺这门生意
- 闺蜜财经|毛利率超70%!飞鹤奶粉暴利直追茅台,砸钱营销打天下?
- |金龙鱼也能被称为“油中茅台”?
- 清朝|老照片,图七溥仪最为荣光的时刻!
- 茅台酒|茅台就是好,浑身都是宝!
- 直销渠道|茅台直销渠道,为何越骂越不透明?
- 茅粉事务所|茅台浑身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