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小菇凉|美从何处寻 | 回到生活本身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美从何处寻 | 回到生活本身
??
七七小菇凉|美从何处寻 | 回到生活本身
本文插图


你如果问我 ,
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
我说 , 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 ,
像草木与虫一样 。
——佚名
很多人拿起相机 , 也想拍静物、生活 , 可并不是为了要赚钱或者去拍电商 , 只是纯粹为了“美” , 为了“好看‘ 。 这样的美 , 未必是朱光潜书中经过严格解释的那种美 。 只是普通人心里有个模模糊糊 , 想要拍出好看的画面的冲动 , 那要怎么实现的?
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一个讲两河流域文明的电影 。 哪两河呢?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 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国、古埃及并成为三大古时代文明 。 那个外国电影我是在显像管电脑屏幕上的 , 模模糊糊的画面里 , 记得河边有光着上身的男人 , 用手去搓河床边湿软的泥土 , 搓成条状再一圈一圈盘起来堆高 , 堆成一个个中空的罐子去火里烧 , 变成了最早的陶土罐 。
河边有着长长细腿的鹭鸶鸟 , 在水湄边找鱼 。 赤裸着上身的妇女在河水中漂洗着长长的头发 , 头发像海藻一样随波飘动 , 闪闪发亮 。 鹭鸶鸟远远飞来 , 以为是鱼 , 以为是在水草上闪烁的鱼群 。
妇人唱起了歌 , 鹭鸶鸟飞走了 。 天空的蓝色如同宝石 , 上面浮着一朵一朵白云 。 妇人挽起头发 , 把采摘下的棉花揉成一股一股 , 制作成棉线纺出布匹 , 用布匹围成一条裙子 。
在她的棉花边 , 放着火里烧出来的形状不一的陶土罐 , 上面用红土画着一只只长长细腿的鹭鸶鸟 。
妇女和光着上身的男人只管劳作 , 在他们身后静静的河水涤荡出悠长的波浪 。 文明与美 , 在人类历史破晓时分 , 如同曙光照亮了大地 。 在那些被打磨过的石头上 , 在那些用手盘筑出的陶土上 , 在那些被编织起的棉线、麻绳上 , 在那些悠远辽阔的歌声里 , 和形态可掬的花纹上 。 后来被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
人类的双手 , 人类的生活 , 人类最本质的需求 , 是一切美的起点 。
时光发展到今天 , 我们的生活和那个底格里斯河边赤裸上身的妇女不同了 。 但生活的本质不会变 , 我依然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去装点生活 。 就像那个妇女 , 她本可以和她的族人一样选择光着身子 , 但她尝试了制作棉线 , 尝试了纺织 , 孕育了文明 。 为什么会走出这一步呢?我想也许是棉花的温度 , 蓬蓬松松 , 放在皮肤上能感到温暖和平静 。
在当时 , 她会被认为是异类吗?我们不得而知 。
七七小菇凉|美从何处寻 | 回到生活本身
本文插图

七七小菇凉|美从何处寻 | 回到生活本身
本文插图

七七小菇凉|美从何处寻 | 回到生活本身
本文插图

黄昏的边缘
文明与美 , 从来无法离开自然 。 即使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 , 我们会怀念自己动手沏一壶茶而不是速溶冲泡饮料 , 从田园采摘蔬菜而不是吃方便食物 , 用真正的鲜花而不是人造植物装点居室 。 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真正的鲜花才和人一样 , 有生命 。 有绽放的时刻 , 也有凋零的时刻 , 有生有死有被悲哀喜乐 。 这样的空间 , 才是活的 。
美不一定是舒适的 , 美是需要劳作、参与 。 美不一定是快乐的 , 美是生命本身的状态 , 大部分时间有忧虑和悲伤 。 美不是静静地享受 , 美是期待与创造 。
这样的劳作式人生 , 接近自然和泥土的生活方式 , 会让你感觉和人性贴得更紧密 。 这是人类在历史文明曙光中的选择 , 而当经历了一轮两轮三轮工业化社会后 , 你能听到内心有呼唤 , 呼唤你去成为那个河边的妇女 , 自己动手在陶罐上画一只鹭鸶鸟 , 哪怕形状不太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