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好书|哪怕经历再多不幸,她都幸福地活在古典诗词带来的古典意象里( 三 )


张静:我觉得您刚才提到新诗人也要有旧学的根底 , 我觉得特别了不起 。 不光是西川老师 , 欧阳老师是这样 , 刚才听到欧阳老师的讲解我觉得又上了一课 。 我觉得我们的诗词虽然可以有古体和新体的不同 , 但是作为诗人来讲 , 生命的本质和我们探求的本质是相通的 。 所以我印象中13年5月我应邀到哈佛大学去做报告的时候 , 就注意到他们的讲厅里面悬挂了陈宝琛先生送给他们的联语 , 上联是“文明新旧能相益” , 下联是“心理东西本自同” 。 其实新旧文明就像我们的新诗和旧诗一样 , 是可以彼此增益的 , 不是矛盾的、割裂的 。 心理东西本自同 , 也就是文化本身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的喜怒哀乐 , 情感是相通的 , 尽管我们可能肤色不同 , 语言不同 , 但是我们生而为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 所以像诗人表达的那种感情的质素可能就会引起更多的共鸣 。
中国古典诗歌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层 , 诗教传承后继有人
欧阳江河:我有一个结论就是我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层 , 可能跟它能比的就只有一个中国的书法 。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的声音艺术之美 , 以及它词语的建筑美 , 对称美 , 就是一句话 , 我们假如把中国古典诗歌作为艺术品来看 , 那真是人类文明最高的奉献 。 我们当代诗写的肯定不是艺术品 。 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想法 , 内在逻辑就是我们还想处理我们身边真实的事物 。 因为如果我们还是像古典诗那样去写 , 有可能我们会发现很多我们天天身处其中的现实 , 我们没法直接处理它 。 我们必须把它转化为古典意象 , 古典的语言转化成那种对称、音韵 。 我们至少得转化两次才能用它写诗 。 我们写不过 , 谁能写得过杜甫、李商隐、李白?不可能 , 那我们永远都是退化的一个象征 。 所以我们另起炉灶也有这个考虑 , 我们就不写艺术性了 。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艺术性的时代 , 我们就把半艺术品、非诗的东西或是物质性的东西 , 甚至是垃圾的东西 , 反诗歌的东西 , 我们都把它写到我们的诗歌里 。 因为中国诗歌太高级了以后 , 古典诗歌有一个问题就是没办法处理物质性 。
张静:欧阳老师提到了现代人怎么用旧体诗来表达 , 其实在《掬水月在手》里出现过有两个年轻人 , 一个是拉小提琴的 , 石阳 , 他的现代诗写得特别好 。 有一年叶先生生病住院 , 何为老师非常真诚地从上海过来 , 想请叶先生看看石阳的诗 。 叶先生看过后说这是我在医院呆着带给我最大欣慰的一件事 。 她说 , 石阳的现代诗写得很好 , 应该让写现代诗的诗人给看一看 , 指导一下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电影里出现的张元昕 。 她是在美国纽约出生长大的 。 她11岁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叶先生讲诗 , 就告诉妈妈长大了想跟这个老师去学诗 。 她妈妈就查到叶先生暑假会在UBC华人社区进行公益的讲座 , 便带着她到了温哥华 , 坚持了两个暑假后 , 她母亲便向叶先生提出准备到中国去跟着叶先生学诗 。 她便参加了南开大学留学生的考试 , 考上了南开大学的本科 , 然后跟着叶先生读硕士毕业后便到哈佛读博士 , 之后机缘巧合下到南开给学弟学妹进行了讲座 。 当时有人问她说她在哈佛的收获是什么 , 她的回答是被哈佛的一个义工组织给录取了 。 她应聘的这个工作是每周有2天需要到哈佛中心广场上的流浪汉居容所做早餐 , 这意味着即使天气寒冷她也需要凌晨5点起床去给这些流浪汉做早餐 , 并轻轻唤醒他们 , 待把一切收拾好后再去上课 。 当时她说她认为自己很幸运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为别人奉献她的时间、精力、劳动 , 这让她觉得她的人生来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 所以 , 我觉得在古典诗词这件事情上 , 叶先生所承传的师教的传统 , 无论在石阳或张元昕身上都是能够得到反映的 , 也就是说多读诗 , 打好基础 , 精神的内核是充盈的 。 所以 , 在电影里面 , 虽然时间很有限 , 还是给了这两个青年才俊一个很好的角度 。 我想 , 这也是代表叶先生所传承的中华诗教是后继有人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