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路上的人|【 远程实习什么意思】星巴克千亿美金背后:以人为本( 二 )


求职路上的人|【 远程实习什么意思】星巴克千亿美金背后:以人为本
本文插图

1987 年 , 他的前东家星巴克传出了要出售的消息 , 创办者决定卖掉西雅图的店铺、烘焙工厂和星巴克的名称 。 霍华德·舒尔茨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西雅图名人比尔·盖茨的帮助 , 筹得 380 万美金 , 当机立断买下星巴克 , 并且在并购后继续沿用了“星巴克”这一名字 。
并购后的星巴克 , 既卖咖啡豆 , 也做咖啡馆——这就是霍华德·舒尔茨最开始的计划和想法 。 在他掌控下的星巴克严格遵循了这样的发展道路 。 此后 , 星巴克开始了它的扩张之路 。
重构产品 , 打造星巴克独特文化
其实霍华德·舒尔茨在初入星巴克的时候 , 就想把咖啡和人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 后来他在意大利人喝咖啡的方式中 , 找到了经营咖啡店的核心精神 。 意大利人喝咖啡就像是一曲美妙的曲子 , 他们的咖啡师如果能做出一杯完美的咖啡 , 就会被视为艺术家 。
霍华德·舒尔茨从中看到了咖啡与人之间的核心意义是“第三空间” , 即咖啡店的意义在于通过咖啡店营造的环境去感染店里的顾客 , 给他们带去良好的体验 , 从而形成互动 。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 , 咖啡店不仅是给客户提供喝咖啡的地方 , 更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 , 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乐趣 , 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 。
求职路上的人|【 远程实习什么意思】星巴克千亿美金背后:以人为本
本文插图

有个细节反映了舒尔茨的这一坚持 。 90 年代初期 , 全球咖啡豆因自然灾害涨价了两三倍 , 有人建议舒尔茨选购便宜的咖啡豆 , 否则企业就可能被推向破产边缘 。 但舒尔茨一如既往坚持原先的标准 , 他说:
如果我们买了便宜咖啡豆 , 客户里面也许只有 10 %的人能够品味出来 。 但这会是每一个星巴克人心灵深处的污点 , 我们的引以为傲的咖啡精神会受到重大挫伤 。 因为我们的品牌、产品的质量是和心灵、精神连在一起的 。求职路上的人|【 远程实习什么意思】星巴克千亿美金背后:以人为本
本文插图

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法则
一家咖啡店是由谁组成的呢?舒尔茨在书里反复提到一个重要的因素——人 。
他对每一位咖啡制作师都没有使用“员工”、“雇员”、“同事”这些词 , 而是叫:伙伴/合伙人(partner) 。 凡是在公司工作 6 个月以上的人 , 都是合法的股权持有者 , 就连兼职员工 , 只要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 20 小时 , 也拥有这项权利 , 同时享受医疗保险和股权激励 。 他回忆 , 7 岁时候父亲因伤而失去劳动力的记忆令他毕生难忘 , 困顿而拮据的早年生活也让他更加能够体会工薪阶层的辛劳 。
1991 年 10 月 1 日他赠予了员工股票(Bean Stock) , 每个伙伴都在年基本工资的基础上获得价值年薪 12 %的股票期权 。 那时咖啡豆股票价格是每股 6 美元 , 到了 1996 年 9 月底完全交付的时候 , 每股价格已经涨到了 33 美元 。 也就是说如果 1991 年一年挣 2 万美元的伙伴 , 5 年后 1996 年就可以兑换 5 万多美元的现金 。
舒尔茨一直认为星巴克取得当下的成绩 , 关键点是他们所雇佣的人 。 所以他致力于寻找优秀的合伙人和搭建高管团队 , 并且看重自己的员工 , 激发他们自身的创造力 。 “没有什么贵重的商品能比得上公司雇员的信任和信心 , 一旦人们觉得管理层奖赏机制不公正 , 他们就会产生疏离的感觉 。 一旦他们不信任管理层 , 公司发展就会受到危害” 。
求职路上的人|【 远程实习什么意思】星巴克千亿美金背后:以人为本
本文插图

星巴克在霍华德·舒尔茨接手后 , 一路扩张 , 三年时间就扭亏为盈 , 四年时间就在北美开了 140 多间门店 , 每年销售的咖啡豆达到了 1000 吨以上 ,并于 1992 年成功上市 。 发展到如今已经是在全球 75 个国家地区、拥有近 30000 家门店 , 每年 220 亿美元营收额的全球知名咖啡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