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如何保证数据安全?这才是企业级SSD的产品力

[PConline 杂谈]对数据价值的发掘和利用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而作为企业的一种虚拟资产 , 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的价值体现都需要依托于物理介质 。所以 , SSD的大量部署就顺理成章 。
伴随数据分层理念的不断实践 , 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通过为存储设备配置不同的介质来实现成本与数据价值之间的平衡 。因此 , 热数据用NVMe协议SSD、温数据用SATA协议SSD , 冷数据用机械硬盘的一系列逻辑也就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 。
|SSD如何保证数据安全?这才是企业级SSD的产品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几个企业SSD细分市场之中 , 出货量更大的SATA SSD是兵家必争之地 , 自然也就成为了各大国际厂牌的角斗场 。而作为企业用户 , 虽然众多SATA SSD产品各个品质过硬 , 但除了容量、吞吐、IO和价格之外 , 一些企业环境对SATA SSD的特殊需求仍旧是选型当中的需要重点考察对象 。
7*24的业务需要7*24的保障
从物理结构进化为电子器件 , SSD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传统机械硬盘在运维工作量上的众多挑战 。以三星推出的883 DCT为例 , 由于采用了精良的电气设计与用料 , 硬盘整体可以提供200万小时的MTBF时间;而这一数值几乎已经达到传统机械硬盘的一倍 。
另一方面 , 三星883 DCT还是一款专为7*24小时连续运行而设计的产品 , 相对于很多SSD产品在MTBF和年平均工作时间上的“文字游戏” , 这样的产品规格显然更符合数据中心的实际应用场景 。(可以提供相关的测试数据作为支撑)
RAID的另外一个应用场景
【|SSD如何保证数据安全?这才是企业级SSD的产品力】分布式存储的出现虽然能够通过多个备份的方式来提升数据可靠性 , 但这样的业务逻辑通常只在使用传统机械硬盘时才具备成本效益 。而对于数量同样庞大的温数据来说 , RAID仍旧是保证数据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
作为一种需要以成百上千的数量被部署在数据中心之中的部件 , 用户仍旧需要考虑部件失效时如何重建数据的问题 。
三星883 DCT能够在1队列深度、4K随机情况下提供低至0.5ms的读延迟和0.3ms的写延迟 。这样的性能不仅意味着其能够在实际业务应用中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 更意味着其能够在数据重建过程中缩短整个过程的耗时 。(需要相关数据作为支撑)
数据保护 , “瞬间”完成
数据可靠性是存储系统一个不可不谈的重要指标 。为了追求更高的数据可靠性 , 企业往往会使用诸如双活或两地三中心等一些非常复杂的软硬件技术 。而即便在相对普通的数据中心架构中 ,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仍旧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针对数据完整性的众多设计中 , 断电保护是最基础也是最后一道保险 。
从宏观结构上看 , 数据中心通常会配备UPS甚至柴油发电机来保证设备的持续供电 , 以便让系统有时间来针对数据完整性进行必要的操作 。而在微观层面 , 任何带有缓存设计的部件也都应该配备对应的独立电池(或电容) , 以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让设备完成缓存内容的保存 。
在883 DCT上 , 三星设计了独立的电容来存储电力 , 以便让缓存中的写操作能够完成最终的落盘 。虽然电容中的电量仅能支持SSD在设备断电后工作几百毫秒 , 但在整个数据中心架构中 , 这的确是数据完整性的最后一道屏障 。
在每一次写入中保护硬盘
TLC SSD在写入数据时以Page为单位进行(通常为4kb) , 而在删除数据时则只能以Block为单位进行(1个Block包含128个Page) 。
这样的运作机制意味着SSD存在写放大现象 , 这不仅会影响SSD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 , 更会直接影响SSD的寿命 。而优秀的SSD则会通过固件中内置的GC程序来定期、集中清理SSD中已被清楚数据指向的Block中的数据 , 从而为下一次的写入提前腾出空间 。同时 , 配合操作系统发出的TRIM指令 , SSD便可既减少数据回写的次数 , 减轻写放大效应 , 也能减少SSD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下降情况 , 提升SSD寿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