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贵州深山之中的古村寨,还保留着极为传统的生活方式


十一将至 , 作为今年第一个可以外出旅行的小长假 , 很多人早已安耐不住 , 就等着这个假期好好出游一番 , 放松放松心情 。 不过 , 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 , 国外游肯定是不可能了 , 国内的一些热门城市 , 热门景区 , 也不能轻易前往 。
所以我就借此给一些准备出游的朋友推荐一个国内非常小众的出游目的地——贵州大利侗寨 , 一个非常古朴的古村落 。 知道的人不多 , 去过的人就更少了 , 可谓是地处偏远 , 人迹罕至 , 非常适合今年的十一假期前往游玩 。
大利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 , 地处大山深处 , 交通不是很便利 。 不过也正是因为地处偏远 , 才使得这个优美的古村落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传统面貌 。 这里至今还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商业开发 , 也不能算作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景区 , 所以也很少会有走马观花的旅游团前来 。 这里更适合住下来 , 慢慢感受 , 慢慢体验 。
榕江是有高铁站的 , 所以大交通方面 , 其实还算是方便 。 只是大利侗寨距离榕江县城 , 还有25公里的路程 , 进村之前还要走一段非常狭窄崎岖的盘山公路 , 可谓是曲径通幽处 。 前去游玩的话 , 可以从县城打车前往 ,。 是自驾的话 , 村子里停车可能会比较困难 , 因为整个村庄临山而建 , 只有村口有一小块开阔空地 , 可以用来停车 , 但是也停不了几辆车 。
大利侗寨全村有240多户人家 , 1200多人口 , 皆为侗族 。 如果是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第一次来到这座小村庄的话 , 可能会有一点穿越的感觉 。 这里虽然也有链接世界的互联网 , 但是人们的生活似乎还停留在几个世纪以前 。 除了手机和互联网 , 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 , 几乎是和几百年前无异 。
【黔东南|贵州深山之中的古村寨,还保留着极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寨子四周高山环绕 , 丛林叠嶂 , 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 当地人的生活仿佛也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 。 虽然不能说是男耕女织 , 但是当地的大部分家庭还依然自己种田自己织布做衣 , 生活所需基本都可以自给自足 。 孩子们在穿村而过的小河中嬉戏 , 妇女们在河边洗着衣服 。 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悠然自得的过着慢节奏的生活 。
在这里居住上几日 , 虽然见不到什么大山大河的壮观美景 , 但是也不必困顿于人挤人的景区之中 。 与当地人一起生活上几日 , 见识一下最淳朴原始的乡村生活 , 虽没有大城市的方便快捷 , 但却能真正放松身心 。
大利侗寨在2012年入选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 村庄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众多 , 最古老的房屋可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朝 , 建于清朝的木屋也有多处 , 都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整个村子还保持着明清时的基本面貌 , 村内的石板路、石桥、水井等公共设施很多也都是从明清沿用至今 。 历史文物价值极高 , 观赏价值自然也不必多说 。
而更为令人赞叹的是 , 今天的村民修建房屋依然是按照传统的方式修建 , 使得传统的建筑文化得以延续 , 也使得村庄的面貌保持了一致 。 虽然今天钢筋水泥的房子有着更大的优势 , 但是在大利侗寨 , 除了村子中心的一所小学 , 再看不到任何以水泥为主体的建筑 。
当地村民自己住的房子全部都是以传统榫卯结构建造而成的木制高脚楼 。 除了在屋顶的房梁上会使用钉子之外 , 其他地方的建造方式和技艺都与几百年前的传统建筑无异 。
靠着村民们坚守着的这份传统 , 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变化 , 村子里也依然维持着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 。 现在的寨子是不收门票的 , 未来会不会收门票就不知道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