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北斗三号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100% 这项“卡脖子”技术来之不易( 二 )
本文插图
经过两年的持续攻关 , 2015年3月这个由我国全自主研发的行波管放大器随北斗卫星发射升空 。 十三五期间 , 科研团队已经陆续为北斗三号系统交付了130余套行波管及放大器保障了北斗工程的顺利建设 。 在空间行波管及放大器国产化需求的拉动下 , 目前其产品已覆盖国内航天应用的各个波段 , 包括北斗、遥感、通信等近60个卫星工程型号 。
本文插图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缪国兴:以前老说科学院只是做研究 , 实际上通过这个过程我觉得我们科学院在这种工程应用方面(在这个里面)积累的经验和得到的这种锻炼和提升也是非常大的 , 所以我们应该说是具备了从研究到工程应用整体 , 整个科研过程的一个能力 , 而且在这个过程里 , 工程应用的这方面的能力还得到了更好的一个提升 。
本文插图
随着行波管及放大器国产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 中科院的研发团队将在性能、功率、稳定性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技术迭代和提升 。
未来 , 这一技术将有望在深空探测等航天工程中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
如果说 , 在十三五期间 , 科研团队主要攻克了性能、稳定性等这些核心技术指标 , 接下来, 他们要在更高频率、更大功率、更高效率等方面不断攻关 , 以满足科研探索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的需求 。
本文插图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张志强:从发展的角度讲 , 我们行波管作为真空电子学领域的一个分支 , 逐步从分米波到厘米波到毫米波 , 甚至到太赫兹频段这样的趋势在发展 。 那么为什么频率越来越高 , 未来在通信当中主要解决这个大带宽 , 高的数据通量 , 这样的一个通讯能力 。 这也是真空电子学器件的一个发展趋势 。
本文插图
更高的精度、更高的性能、更高的稳定性 , 在科研攻关的路上 , 没有绝对的终点 。 2018年中科院将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光电研究院进行了整合 , 成立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进一步在体制机制上打破学科界限 ,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
本文插图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张志强:我觉得通过这样一个融合呢 , 可以打破很多领域之间的壁垒 , 把它连通起来 , 能够解决重大的科技技术问题 。
推荐阅读
- 北京亦庄|北斗又有新应用!原来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导航
- 北斗卫星|为何全球都能免费使用GPS,但中国北斗却要收费?原因很简单
- 科学,北斗卫星|北斗卫星系统,是如何做到服务全球的?
- 马斯克又一个“吹过的牛”要实现了?“星链”网络将提供卫星宽带|马斯克又一个“吹过的牛”要实现了?“星链”网络将提供卫星宽带
- 卫星|SpaceX: 赢得1.49亿美元合同为美国防部生产导弹跟踪卫星
- 智慧物流|许乔嘉:以北斗为核,逐浪而行
- 二十三号|十几名员工莫名被辞退,工资不给结算,伊利青岛分公司:到淡季了!
- 追着幸福跑|iPhone 12或将支持北斗导航,大家还会支持吗?
- 凌云讲八字命理|融合北斗卫星定位导航 华为HMS地图引擎服务升级!
- 卫星|为什么老美GPS仅用24颗卫星,北斗却要35颗?今天算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