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北京中学(Beijing Academy)( 二 )
11.
虽然前面有同学提到了,高中的活动相对初中会变少,但是328是个不会改变的传统。参加的最后一次328是高二的时候,是我和几个同学负责策划的,目的地是故宫。因为当时班里同学都特别沉迷于玩剧本杀,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定向越野走剧情的剧本,从故宫到景山再到钟鼓楼,完成各种答题任务获得线索,最后推理出凶手。当时策划小组里有四个同学,前前后后写出了四版剧本,找L学弟作为测试员体验剧本,最后终于选出了逻辑最好的一个作为最终版本。这应该是我在北中做过的最好玩的活动之一了。老师和大部分同学的参与度都很高,最后大家玩得也都很尽兴,所以总体来讲活动还算成功。现在回忆起来,没做好的事情还有很多,尤其是在资金运用方面,但是这次确实活动也确实给我提供了很多经验,比如说怎样才能将一笔资金利用到极致、怎样在答辩的时候巧妙的回答台下的刁钻问题等等。
12.
我是学艺术的,所以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准备作品。因为学科缘故,我课表中有大块的时间空白,因此我选择了向学校提交了外出学习和做作品集申请,学校考虑到我们确实情况特殊,所以最后也批准我们可以外出,给予我们高度自由并相信我们可以好好利用时间。当时我只要没课的时候,就泡在画室里,看起来很轻松,实际上时间很紧张,身上的压力也因为各种事情也越来越大。我经常在追梦的途中焦虑,担心前途的渺茫,担心自己在这个领域不能闯出一番天地。纠结来纠结去,在不知不觉和永无止境的思考人生中,我作品集的进展就经常默默停滞了。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升学指导老师——H老师就会出现并开导我。我总是在寻求我所做的事的意义,但是我后来才听说艺术可以并不需要意义;我偶尔怀疑自己是否选对了专业,H老师就会旁敲侧击,悄悄在聊天的过程中助长我的信心,告诉我我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做得差劲。我没想过的事,她却早已替我做好了最佳的打算;我想过的事,她大多会听取我们的建议并争取实现(这也是艺术展怎么来的)。不仅仅是H老师,每当我做出新作品的时候,我的班主任L老师和其他老师也会一脸兴奋的跑过来看看我在做些什么。虽然可能她教的学科跟艺术本身不是很沾边,但是也在努力了解我在做的事情并给予我充分的鼓励并告诉我:我做的东西很有趣。
13.
我在国际理解教育实验班的这几年里,也参与了许多自主项目,颇有收获。重点讲述一下其中一个吧。我是某项目(项目组组长是在这个问题下反复被提到的H大佬)的设计组的组长,负责了我们项目的第三代产品设计。我还记得在某个时期,我们的项目因为各种思想和计划上的原因停滞了,当所有人都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们当中的Z同学向学校寻求帮助,希望老师们可以给我们提供新的思路。R校长和L校长参与进了我们的会议并请来了相关方向的专家为我们的项目提些建议和意见,几个人坐在一起出谋划策。当我们还在众筹的时候,他们已经为我们想到了市场投放和试运营,甚至比我们还要更严肃的讨论着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经过了这次讨论后,我们参加比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项目在此之后也越来越繁荣,在我们扩招组员的时候,有90多个同学前来报名,我坐在会议室里面试了整整三天。最终,我们的项目顺利的从几个人变成了十几个人的团队。如今我们毕业了,项目也即将传承下去,低我们一个年级的W同学成为了项目的第二任负责人,即将带领学弟学妹们继续在这个领域上不断前行。
14.
我为北中做的最后一件事,是设计毕业纪念的相关周边。7月初到八月中,我负责了毕业纪念册、帆布包和部分毕业纪念杯的设计。从一开始处理同学们的手写签名,到后来纪念册排版,每个步骤都花费了大量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的体会到了乙方的不易:既要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又要尽量符合甲方吩咐的要求。“我们见证了一个无聊致死的年轻人,在接到任务之后,从兴奋激动,到心情烦闷,从骂骂咧咧,再到歇斯底里,以及最后麻木的全过程。”这是L同学对我做周边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形容的十分恰当。开始做纪念册的初期,负责老师W老师显然没有尽到责任,为此我还抱怨了一番,之后才知道她生病了,当然在这里也希望W老师早日康复,不然总会影响精神和工作效率的。后来,纪念册终于走上了正轨,我在家委会主席Z叔叔的帮助下,找到了主题和各部分的负责人,减轻了一部分的担子,终于可以专心做排版设计了!当然呢做出来的效果仿佛大家都比较满意,纪念册也可以说是每个同学一起完成的结果,私心希望在好多年以后大家拿出纪念册,也能看着我们精心选出的图片想起那些属于自己和北中的时光。值得一提的是,从一开始做周边的时候,我和Z同学就决定将我们两个的名字作为彩蛋藏在了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系列周边当中,估计不提醒一下的话,现在还没有人发现吧,嘻嘻!
15.
东坝食堂的饭像大家说的一样是一言难尽的,有点贵也有点阴间,不知道在我们毕业后会不会有所改善。不知道学弟学妹以后还会不会吃到碧蓝色的粥和撒上酱油就不免费了的米饭。
16.
在我毕业之前,除了跑道不是塑胶的,甚至是天台都铺满了塑胶粒,我不太懂为什么,不过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享受到北中的塑胶跑道。
17.
在学校图书馆的某一本书里藏了我的留言和电话号码,希望有一天有个有缘人能打通我的电话,跟我讲述一下属于ta的北中的故事。
18.
421宿舍一进门那个床的上铺的天花板在冬天通暖气的时候可能会漏水(虽然不知道以后这里还是不是宿舍),希望以后住在这张床上的学妹(或坐在这片天花板下上课的同学)可以注意一下。
19.
东坝教学楼316外墙白板上抹不下去的画画痕迹其实是我们班当时画板报的时候干的,用酒精(花露水也可以)淋在白板上面就可以擦掉了,注意一定要动作快!
20.
感谢北中给我发了个大猪蹄。北中是可以发现爱情的地方,虽然学校肯定不怎么支持,但是也大概率不会反对。(想想我们这届双双考入北大的某对同学,那就是榜样好吗!!!)
21.
学校本身是有猫的,叫克鲁克山(克总)很亲近人,于是在征求了L校长的同意后,我们把它留了下来。克总每天都躺在属于自己的椅子下面,对着同学们喵喵叫。可惜最后它不是寿终正寝,而是被不轨的黄鼠狼蓄意谋杀。许多同学都发文悼念,校猫项目组为克总写了悼词(我是宣传组的),克总的小窝前摆了几只鲜花……为了抚平受伤的心灵们,学校的草坪上多了一个小木屋和几只小兔子。如果学校将来还有小猫造访的话,就把它留下命名为巴克比克吧!
22.
学校里的保洁阿姨和安保叔叔们都是充满热情的,遇见眼熟的同学也都会寒暄两声,祝我们学习顺利。如果遇到麻烦,也不妨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他们很愿意和同学们交流的!
回忆太多,持续更新中……
■网友的回复
利益相关:北中首届生
看完了上面某位学弟或者学妹的回答,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个假北京中学
首先,我从来没感觉到那位学弟或者学妹所说的浴血搏杀,急功近利。。。不过可能是因为自己过于菜鸡所以接触不到?就我的感觉来说,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超级好,问老师或者大佬题,都超耐心地解答!由于走班制,整个年级的大家都很和睦。(当然,不是绝对的,小摩擦啥的当然也是有的)
其次,ta所说的资源倾斜啥的我觉得吧,也是无可厚非的。试想,你学校有清北临门一脚的学生,老师不会集中力量送上去吗?而且副科的老师几乎都只有一个(除了物理和化学,化学还是两个老师一起上课),所以基本上也不存在有多大的资源倾斜。即便是有多个老师的学科,老师也从不拒绝回答不是自己学生的问题。所以明显的资源倾斜完全没感觉到。。。如果你硬要说那些比赛都让他们去参加的话。。。我觉得,比赛让好学生参加不是才能获得更高的荣誉吗?都是择优比赛啊。
还有,为什么要看去掉超强师资的北中呢。。。超强师资本来就好啊?为啥不看?就算是说都给我们这届了,可我们马上就要说再见了啊。。。老师不还是你们的。。。
不过,确实,报考请三思,建议觉得自己自制力不够的或者自学能力较弱的学弟学妹最好还是谨慎选择,毕竟本校以自由开放为主,万一堕落了再怪罪学校就不太好了。。。还有,东坝的设施确实如ta所说,有点emmmm。。。不过相信随着新校区的开放,会变得越来越好的!(不过我就看不到了呜呜呜(┯_┯))至于食堂。。。一言难尽啊,一开始还是很好的,不知道咋回事突然变得又贵又难吃了。。。其实难吃也说不上,就是不好吃而已(emmm大概感受一下?)
总之,我真的超爱北京中学的,她让我有了超快乐的七年,没有被作业埋没,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道路,并且在找到了这条路上一起前行的志同道合的伙伴。真的感谢她!
更新更新
感谢那位学弟/学妹看了我的回答并给了回应,可能我确实有些没考虑到的地方。但我还是想再叨叨两句哈
1.首先关于师资。。。我其实还是想说,朋友们,老师其实真的不是很重要的。。。特级也不见得高超到哪去,中高级也不见得差到什么地步,毕竟也有只是资历到了自然而然上去的。对我们来讲,只要能讲个题就成,而他们基本上在这点都是能做到的。所以说啊,真正有用的是自己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我个人来讲,大部分时间我靠“猿老师”和“度(师)娘”。。。这两者基本可以解决掉90%以上的问题
2.至于资源倾斜吧。。。emmmm这事不大好说。你要知道相同的资源给了不同的人效果也是不同的,某种程度就是资源的浪费,我们只能说给所有人适合的资源,一味地追求相同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就是相同的资源啦。。。
3.再一个吧,我也确实不太知道你们都擂台厮杀到底是个啥情况,所以上文可能有失偏颇,十分抱歉,如果方便希望你能告诉我啥个情况。。。(看情况我可以一起骂(bushi))
4.饭真的性价比低!!!强烈建议北中考虑换个餐饮公司。。。万人血书(1/10000)
总而言之,学弟学妹们加油!!!!
■网友的回复
我说呢,姆们北京生帝都长,如今奔60了,刚刚知道这个校名。看答案才明白。之前只知道北京小学,姆们一般叫北小,地理位置老宣武。
个人体会:朝阳群众确实强大。
■网友的回复
谢谢邀请,虽然没有人邀请我。
虽然存在感和成就都不是很出彩的,但经历比较有个人特色,学校人也比较少,多聊聊一定会被人认出来,索性也不匿名了。
北京中学2013届毕业生,多伦多大学工程科学系在读,2013年进入北京中学,2016年进入北京中学国际班,2019年因个人原因前往加拿大,学籍保留并正常毕业。
没啥想隆重介绍的,就随便跟大家聊聊北京中学的事,我的日常生活啥的。特此声明,所有发言由本人自己负责,不代表北京中学官方。所以关于招生这样的事情别问我,我确实啥都不知道。
就一更一更来吧,没有引战对线的意思,用学弟学妹对北中的评价:
成绩好是因为早期实验班生源严格筛选高中部几乎没有亮点实验班师资好,本片的完全是另一回事国际部大TOP的成绩与学校教学几乎无关不可能获得与第一节相同的资源接上一条,资源越来越差校园硬件大问题没有,小问题数不过来别吹了,它就是个学校这些,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和感受。希望啊这位学弟或者是学妹看到之后也别有啥其他的想法,你学长不是故意针对你啥的,只是真的懒而已,懒得自己想题目构思大纲啥的。一个一个一个慢慢写吧,有什么关于我和学校的日常生活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问,我看到会及时跟大家分享分享的。
成绩好是因为早期实验班生源的严格筛选生源的严格筛选我是承认的,但是我并不觉得这和成绩好有任何联系。因为首届毕业生的严格筛选方式是跟后续几届学生不一样并且与成绩完全不挂钩的。非首届的学生的录取方式我也有听说一些,大概无非还是看成绩以及划片啥的,但是第一届的学生还真的不是这么来的。我只说说我自己的面试经历吧,其他人的话流程都是一样的,我们当时也都聊过一些
我记得那个时候北京中学以北师大的名义来我的小学做了一个智商测试,就现在市面上很常见的六十道找规律的那种,然后还给了张没有标准答案的卷子,上面都是给你张图,让你整个小故事的那种。我记得我当时那个小故事还写了个小孩子被老爹打了的故事啥的,反正三观不正,政治也不正确哈哈哈哈哈。不过上面的测试确实跟我平常在小学里学的东西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就是了,之后还有个面试,当时面试我的是北京中学原副校长现正校长级副校长(皮这一下很开心)Mr.L,北京中学体育组老师LP,北京中学国标舞老师Mrs.X三位,当时就让我简单介绍了下自己,然后问了下我会啥,我说我会武术,让我做了两个动作给我拍了两张照片就很简单的结束了。
从我们的检测项目来看,确实没有看到跟“成绩”这个东西直接相关的项目。当然你硬要说智商测试也算的话emmmmm……也行吧。我倒是觉得后面几届的学生如果成绩好是因为生源的严格筛选更能让人信服一些,毕竟大家真的经过了考试才进来的嘛。你不能老拿我们真的没考过的人说事啊2333但是第二届开始的考试也并不是为了筛选成绩好的学生,只是无奈之举而已。看过我刚刚的招生叙述的各位朋友想必也清楚如果第二届招生在已经有了准备的情况下,其实被走后门的概率很高,毕竟第一届的招生方式过于主观了,无奈推行了考试招生的方案而已。
推荐阅读
- 怎样克服被威胁的恐惧
- 怎样克服对黑暗的恐惧然后安心的一个人睡觉?
- 公墓怎样让人不害怕在现在的公墓上增建啥能减少人的恐惧
- 选择恐惧症的根本原因以及怎样解决
- 啥时候你会有“中国真是好大啊。”的感觉
- 从北京出发一天到两天时间乘火车或飞机都有啥好玩的地方
- 怎样去除脸上的痘痘 痘印
- 怎样评价 CCTV 对槟榔致癌报道态度的转变
- 怎样在尽量保持肌肉量的同时,大量的减脂呢
- 怎样管理“爱学习”的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