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浪潮推动电动车中外竞争
本文插图
本报采访人员 李司坤张 旺
小鹏汽车27日在美股纳斯达克上市 , 此举标志着中国新能源造车势力在今年7月底掀起的赴美上市热潮达到新的高度 。 路透社26日援引两名直接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称 , 小鹏汽车已将其在美国的首次IPO规模扩大至约14.9亿美元 。 消息人士称 , 该公司的股价将为每股15美元 , 售股规模增至约9970万股 。 周四美股开盘后 , 小鹏汽车以15美元的发行价在纽交所完成上市 , 市值达112亿美元 , 创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历史上定价最高和融资规模最大的IPO记录 。
三家新能源车企已登陆美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本周报道称 , 本月早些时候 ,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领导的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就建议监管机构 , 应大幅提高希望加入美国证券交易所的中国公司的账户权限 。 报道中援引知情人士说法称 , 小鹏汽车仍认为美国对其IPO最有利 , 因为美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具深度的资本市场” 。
今年以来 , 小鹏汽车是第三家登陆美股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 此前两家是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 。 近段时间在美股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股价集体暴涨 。 26日美股收盘 , 上市不到一个月的理想汽车股价大涨28.25% , 报收23.38美元/股 , 市值达197亿美元 , 股价和市值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 蔚来汽车股价上涨14.57% , 报收20.44美元/股 , 公司市值达到242.10亿美元 , 均创新高;近三个交易日 , 蔚来汽车股价累计涨超44% , 较其年内股价低点2.11美元/股 , 已累计上涨868.7% 。
登陆美股的中国造车新势力正在享受美好时刻 , 资本的狂欢可以代表电动车实力的提升和较量吗?汽车分析师钟师27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 去美国上市的中国新能源造车企业中 , 有两家企业的创始人曾经历过上市 , 了解资本的运作方法 , 赴美上市属于“既定方针” , 并不是说明美国市场特别欢迎中国新能源车概念股 , 所以对国内其他同行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
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认为 ,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是受政策驱动 , 造车新势力即便已经美股上市不代表其未来的成功 。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还要经受诸多复杂因素的考验 , 最终能否成为头部车企还要看此后的发展 。 ”
“围攻特斯拉”结果会怎样
数据显示 , 今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同比出现下滑 。 今年1-7月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6万辆和48.6万辆 , 同比分别下降31.7%和32.8% 。 而且国内电动车市场出现了国产围攻特斯拉 , 却令特斯拉愈发独大的现象 。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报道称 , 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正在推进各自的计划 , 并计划将特斯拉“从高高在上的宝座上拉下来” 。 过去几个月 , 这些特斯拉的潜在挑战者有的推出了拥有更长续航里程的新产品 , 有的正在扩大生产设备以降低成本 , 还有一些车企则进行了大规模的融资 , 并提出了创新的电池更换方案 。
报道援引行业分析师的观点称 , 中国市场尚未看到真正的国产电动车品牌能够撼动特斯拉的主导地位 。 乘联会数据显示 , 6月特斯拉批发销量约为1.49万辆 , 环比增长34.7% , 在纯电动市场销量份额占比为23% 。 今年1-6月份 , 特斯拉Model 3的累计销量约为4.58万辆 , 列新能源车型销量榜第一 , 与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全新秦EV(1-6月份销量约为2.01万辆)拉开“断层式差距” 。
钟师分析称 , 特斯拉最初定位在高端 , 从S系列到3系列是从上往下走 , 而中国电动车企业从下或者从中往上走 , “大家彼此是有竞争的 , 但这些新势力的电动车价格并不都低 , 蔚来、小鹏都有二三十万元的车型 , 但特斯拉30万元左右的价格分界线同国产品牌短兵相接 。 特斯拉国产化以后 , 凭借品牌效应等前期积累 , 销量走高 。 ”
推荐阅读
- 银行|浙商银行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0% 资本充足率小幅下跌
- 股票|资本收割造车新势力:时代赋予的行业造富机会!
- 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全球CFO看好中国经济多于美国,历史首次
- 中银协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 推动第三方电子函证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 证券日报之声|银保监会印发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 积极推动健全银行保险业公司治理
- 新华网|东盟与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强调合作推动疫后经济复苏
- 上游新闻|重庆银行:推动金融科技向纵深发展 赋能全行高质量发展
- 青年|个人破产制度深圳破冰:如何推动双创?能否避免老赖?
- 闽商|闽商资本联合会与桃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中年|浪潮K1 Power助力光大证券平稳度过小牛市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