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儿干|明朝对黑龙江边疆的少数民族有何吸引力?明朝的辽东军屯政策( 三 )


洪武、永乐年间的辽东军屯 , 一度实现了辽东各卫所的军粮自给 , 这为明代辽东驻防的维持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 。在辽东兴屯的基础上 , 明代在辽东兴修边墙、墩堡等防御设施 , 不仅长期有效地抵御了辽东女真诸部的进攻 , 而且将辽东都司的卫所设置向东北扩展至开原-铁岭一线 , 扩大了明政府直接有效控制的辽东边疆地区 。
奴儿干|明朝对黑龙江边疆的少数民族有何吸引力?明朝的辽东军屯政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时的辽东地区辽东军屯与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洪武、永乐年间的辽东军屯不仅实现了辽东驻军粮饷自给的目的 , 而且还对奴儿干都司的设立与黑龙江流域的经略和开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奴儿干都司是明代在黑龙江流域设置的统辖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女真诸部的军事行政机构 。早在洪武二十年至二十八年期间 , 为了追剿蒙元残余势力 , 明政府即曾派大将率军进入到松花江、嫩江及黑龙江流域一带 , 还深入到鄂嫩河流域 , 使得黑龙江上游、松花江南北至与黑龙江交汇处的大片土地都归入明朝版图 。
在军事经略的基础上 , 永乐元年 , 明廷“遣行人邢枢偕知县张斌往谕奴儿干 , 至吉烈迷诸部落招抚之” 。永乐二年 , 有“忽剌温等处女直野人头目把剌答哈来朝” , 于是明政府遂“置奴儿干卫 , 以把剌嗒哈、剌孙等四人为指挥同知 , 古驴等为千户所镇抚 , 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
奴儿干|明朝对黑龙江边疆的少数民族有何吸引力?明朝的辽东军屯政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奴儿干都司所在地
此后 , 奴儿干及周边各女真部落头目相继来朝贡 , 如“永乐三年三月 , 奴儿干卫指挥同知把剌答哈及兀者左卫头目木答等九十七人来朝 , 赐之钞币” 。至永乐七年 , 奴儿干地区部落头目忽剌冬奴入朝 , 向明政府请求在奴儿干地区设置“元帅府” , 明廷考虑到忽剌冬奴所陈述的情况与奴儿干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 , 可能是出于经略黑龙江流域的目的 , 批准了其请求 , 设奴儿干都司 。同年六月 , 明政府又进一步完善奴儿干都司的组织结构 , “己未 , 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经历司经历一员 。”“永乐七年闰四月 , 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初 , 头目忽剌冬奴等来朝 , 已立卫 , 至是 , 复奏其地冲要 , 宜令元帅府 , 故置都司 , 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 , 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 , 统属其众 , 岁贡海青等物 , 仍设狥站递送 。”
奴儿干|明朝对黑龙江边疆的少数民族有何吸引力?明朝的辽东军屯政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奴儿干都司所辖地区
关于奴儿干都司的具体位置 , 史载:“松花江东北一月之程 , 所谓黑龙江之地 , 则又立奴儿干都司 。”可见 , 都司治所设在黑龙江下游 。又据晚清文献《西伯利东偏纪要》记载:“查由特林喇嘛庙西北下山 , 沿江行里许 , 有石岩高数丈 , 上甚平旷 , 有古城基 , 周曰二三里 , 街道行迹宛然 , 瓦砾亦多 , 今为林木所翳 , 非披荆履棘不能周知 。”该处城址应即奴儿干都司治所原址 , 即当黑龙江与阿姆贡河汇合口右岸的特林地方 。
在奴儿干都司建立后 , 明政府日益强化了对奴儿干地区女真诸部头目的招抚 , 先是派内官亦失哈等人前往奴儿干“开设”都司 , “招安抚慰” , 据永乐十一年所立《敕修奴儿干永宁寺记》记载:“永乐九年春 , 特遣内官亦失哈等 , 率官军一千余人 , 巨船二十五艘 , 复至其国 , 开设奴儿干都司 。”这里的“开设” , 并非创立之意 , 而是指都司官员前往奴儿干设衙门办事 。继而 , 明政府又在松花江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新置十一卫 。


推荐阅读